花发鸟仍啼,行行路欲迷
出处:《访武陵道者不遇》
唐 · 薛瑩
花发鸟仍啼,行行路欲迷。
二真无问处,虚度武陵溪。
二真无问处,虚度武陵溪。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花:盛开的花朵。发:开放。
鸟:鸟类。
仍:仍然。
啼:鸣叫。
行行:行走的样子。
路:道路。
欲:想要。
迷:迷失。
二真:指传说中的两位神仙(如桃花源记中的刘子骥和渔人)。
无问处:找不到询问的地方。
虚度:空过,白白度过。
武陵溪: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武陵溪,象征隐秘或仙境。
翻译
花开鸟儿依然鸣叫,前行的路上让人想要迷失。找不到两位真仙的踪迹,只能空度过武陵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自然中漫步,寻找某人或某物却又不得的意境。首句“花发鸟仍啼”表明春天到来,万物复苏,鸟儿欢唱,但行者的心情并未因此得到慰藉。"行行路欲迷"则表现了行者在寻找的过程中,道路似乎越走越模糊,不知所终。
第三句“二真无问处”中的“二真”通常指的是道教中的仙人或高僧,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要访求的对象。"虚度武陵溪"则透露了行者此刻身处的地方,是在武陵溪畔,心中充满了对那位无法相遇之人的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行者的内心活动,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以及对某种美好或理想难以触及的复杂情感。薛莹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使得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隔绝与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