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声灵石山,“诗当替余作
宋 · 释德洪
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
道人去我久,书问且不数。
闻余窜南荒,惊悸日枯削。
安知跨大海,往返如入郭。
譬如人弄潮,覆却甚自若。
旁多聚观者,缩项胆为落。
僻居少过从,閒庭堕斗雀。
手倦失轻纨,扣门谁剥啄。
开关忽见之,但觉瘦矍铄。
立谈慰良苦,兀坐叙契阔。
谁持稻田衣,包此剪翎鹤。
远来殊可念,此意重山岳。
悃愊见无华,语论出棱角。
为余三日留,颇觉解寂寞。
忽然欲归去,破裓不容捉。
想见历千峰,细路如遗索。
相寻固自佳,乞诗亦不恶。
而余病多语,方以默为药。
寄声灵石山,“诗当替余作。
”便觉鸣玉轩,跳波惊夜壑。
道人去我久,书问且不数。
闻余窜南荒,惊悸日枯削。
安知跨大海,往返如入郭。
譬如人弄潮,覆却甚自若。
旁多聚观者,缩项胆为落。
僻居少过从,閒庭堕斗雀。
手倦失轻纨,扣门谁剥啄。
开关忽见之,但觉瘦矍铄。
立谈慰良苦,兀坐叙契阔。
谁持稻田衣,包此剪翎鹤。
远来殊可念,此意重山岳。
悃愊见无华,语论出棱角。
为余三日留,颇觉解寂寞。
忽然欲归去,破裓不容捉。
想见历千峰,细路如遗索。
相寻固自佳,乞诗亦不恶。
而余病多语,方以默为药。
寄声灵石山,“诗当替余作。
”便觉鸣玉轩,跳波惊夜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的作品,题为《瑜上人自灵石来求鸣玉轩诗会予断作语复决堤作一首》。诗人通过描述瑜上人从灵石来访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诗歌创作的热情。诗中描绘了瑜上人长途跋涉,虽身处偏远之地仍来访求诗,其坚韧与执着令人感动。诗人以“譬如人弄潮”比喻瑜上人跨越大海的艰难,又以“稻田衣”、“剪翎鹤”等意象,展现出上人的简朴和高洁。他们之间的友情深厚,瑜上人的来访使诗人感到孤独的生活有所慰藉,但也因自身的疾病而选择沉默。最后,诗人请求瑜上人代替自己作诗,表达出对文学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宋代理学禅宗背景下僧人与文人士大夫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对文学的共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