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欢声将喜气,销尽柳边寒全文

欢声将喜气,销尽柳边寒

宋 · 杨万里
魏阙春风里,王城晓日端。
三朝垂治象,万姓得荣观。
老稚看如堵,章程炳若丹。
九天新雨露,一札妙龙鸾。
远览周官旧,重瞻汉诏宽。
欢声将喜气,销尽柳边寒

注释

魏阙:古代宫殿的代称,象征皇权。
王城:古代国王或皇帝的都城。
垂治象:连续几代的治理成果。
荣观:荣耀壮观的景象,指百姓的幸福生活。
老稚:老人和小孩。
章程:规章制度。
九天:天空的最高处,比喻极高的地位或权威。
龙鸾:古代用于重要文书的吉祥图案,象征尊贵。
周官:周朝的官职制度。
汉诏:汉朝皇帝的诏书。
柳边寒:形容冬日柳树下的冷意,后文的欢声和喜气使之温暖。

翻译

在春风吹拂的皇宫中,朝阳初照王城
历经三代帝王治理,百姓共享繁荣景象
老少聚集如墙,规章制度鲜明如朱丹
犹如九天降下新的恩泽,文书之美如神龙凤鸟
遥想古代周朝的官制,再次审视汉朝宽大的诏书
满心欢喜和暖意,驱散了柳树边的寒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和盛世图画。开篇“魏阙春风里,王城晓日端”两句,以清新之笔勾勒出一副早春时节的京城风光,魏阙(古代宫殿)在春风中显得生机勃发,而王城则在初升的旭日下显得庄严肃穆。

接着“三朝垂治象,万姓得荣观”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赞美之情。"三朝"可能指的是皇帝连续多年施行仁政,而"治象"则是古代用来比喻国家安定繁荣的祥瑞之物,"万姓得荣观"进一步强调了百姓因国家太平而感到荣耀。

“老稚看如堵,章程炳若丹”一句,则形象地描绘出老幼皆能安居乐业,法度(章程)如同坚固的城墙一般稳固,而政策(炳若丹)则如同珍贵的药材一样被人们珍视。

“九天新雨露,一札妙龙鸾”通过对上天赐予甘霖和书信中传递美好的信息来表达诗人对自然和文化都充满敬畏之心。

“远览周官旧,重瞻汉诏宽”两句,则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寻找智慧和启示。"周官"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典章制度,而"汉诏"则是汉代的法令,诗人通过对古代贤君美德的回顾,表达了对宽松而公正统治的赞赏。

最后,“欢声将喜气,销尽柳边寒”一句,以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人们在和暖的春日里欢庆祥瑞之象,心中充满喜悦之情,使得周围环境中的寒冷也随之消散。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社会和谐的双重描写,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盛世图景,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历史智慧的尊崇,以及对当时政治清明、国泰民安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