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然今弗省,身后议论公
出处:《作南塘记郡守沈持要以诗来谢次韵奉酬》
宋 · 陈傅良
周公作雅颂,退然在豳风。
功成贵无迹,名大谤亦丛。
彼人自标置,刻画岂不工。
君看榛莽间,断碑卧颓墉。
想当在世时,拳拳效深衷。
胡然今弗省,身后议论公。
达人悟物情,玄览昭有融。
区区强名我,咨尔来何从。
沈公天下士,于今万夫雄。
邦入见未尝,誉之口不容。
请将氏南楼,语尽意未穷。
公诗陈谊高,耻与好事同。
年登百废兴,解后吾何功。
勇去学休影,倦游谢遗踪。
吾方笑征南,双双勒坚玒。
一以栖山颠,一以没水中。
功成贵无迹,名大谤亦丛。
彼人自标置,刻画岂不工。
君看榛莽间,断碑卧颓墉。
想当在世时,拳拳效深衷。
胡然今弗省,身后议论公。
达人悟物情,玄览昭有融。
区区强名我,咨尔来何从。
沈公天下士,于今万夫雄。
邦入见未尝,誉之口不容。
请将氏南楼,语尽意未穷。
公诗陈谊高,耻与好事同。
年登百废兴,解后吾何功。
勇去学休影,倦游谢遗踪。
吾方笑征南,双双勒坚玒。
一以栖山颠,一以没水中。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的作品,他以沈持要郡守的南塘记诗为引,回应并表达了对沈公高尚品格的赞赏。诗中提到周公创作雅颂,其功绩深远但追求无痕,暗示沈公行事低调,不求虚名。诗人批评那些自我标榜之人,而赞扬沈公如榛莽间的断碑,虽无声名却有深沉的贡献。
陈傅良指出,沈公虽未显赫于世,但身后仍有公正的评价。他认为沈公通达事理,不与世俗好名者同流合污。诗人感叹沈公虽年事已高,仍积极有为,但他自己则选择淡泊名利,如同沈公勒石铭记功勋一样,或隐居山巅,或投身水中,寻求内心的宁静。整首诗体现了陈傅良对沈持要的敬佩和对自己人生选择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