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寻幽胜了,湘水泛清澄
出处:《送人游武陵湘中》
唐 · 齐己
为子歌行乐,西南入武陵。
风烟无战士,宾榻有吟僧。
山绕军城叠,江临寺阁层。
遍寻幽胜了,湘水泛清澄。
风烟无战士,宾榻有吟僧。
山绕军城叠,江临寺阁层。
遍寻幽胜了,湘水泛清澄。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为:进行,作为。子歌行乐:指一同唱歌游乐。
西南:方位,指南面和西面。
武陵:地名,常指风景秀丽之地,也有避世桃源之意。
风烟:战争的烽火和硝烟,这里指战争的迹象。
战士:士兵,此处泛指战争中的人们。
宾榻:招待客人的床铺,引申为客房。
吟僧:善于吟诗的和尚。
山绕:山峦环绕。
军城:古代的军事要塞或城堡。
叠:重叠,层层相叠。
江临:江水靠近。
寺阁:寺庙中的楼阁。
遍寻:到处寻找,游历。
幽胜:幽静美好的景致。
了:结束,完毕。
湘水:湖南的湘江。
泛:漂浮,流动。
清澄:清澈透明。
翻译
让我们一起欢歌畅游,向西南深入那神秘的武陵。这里没有战争的烽火烟尘,只有文人雅士在客房与僧人吟诗作对。
山峦环绕着古老的军城层层叠叠,江水紧挨着寺阁波光粼粼,高耸入云。
游遍了所有隐秘而美丽的地方后,湘江之水依旧清澈透明,波澜不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在的山水行旅之情。诗人以歌谣的形式,送别友人前往武陵湘中游历,展现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为子歌行乐,西南入武陵。”开篇即设置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诗人以欢快的歌声送别,朋友将要进入壮丽的武陵之地。
“风烟无战士,宾榻有吟僧。”此处描写了一个和平安宁的景象,没有战争的硝烟,只有寺庙中的僧侣在诵经,给人以静谧之感。
“山绕军城叠,江临寺阁层。”诗人细腻地描摹了武陵地区的自然风光和建筑布局。山环绕着历史上曾用作军事要塞的城池,而江水则伴随着层叠的寺庙建筑。
“遍寻幽胜了,湘水泛清澄。”诗人鼓励友人去探访那些隐秘而美丽的地方,并且描绘出湘江水清澈见底的景象,使人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清新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风光和建筑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旅途中所能感受到的快乐与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