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登镬岭巅,午下镬岭趾
出处:《登镬岭》
明 · 唐文凤
朝登镬岭巅,午下镬岭趾。
山脉自兹分,水源由此始。
衍散千万支,逆流十五里。
滔汨螺滩平,濑浅石露齿。
开豁锦里宽,地夷树攒荠。
我来询遗老,施政尚德礼。
人心险于湍,王道坦如砥。
当脱鼎镬危,应习衣冠美。
禾黍被郊原,牛羊散汀沚。
昔年谢征南,功业传国史。
至今祠庙存,祀飨荐芳芷。
慨古怀斯人,九原呼不起。
山脉自兹分,水源由此始。
衍散千万支,逆流十五里。
滔汨螺滩平,濑浅石露齿。
开豁锦里宽,地夷树攒荠。
我来询遗老,施政尚德礼。
人心险于湍,王道坦如砥。
当脱鼎镬危,应习衣冠美。
禾黍被郊原,牛羊散汀沚。
昔年谢征南,功业传国史。
至今祠庙存,祀飨荐芳芷。
慨古怀斯人,九原呼不起。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文凤的《登镬岭》描绘了作者登山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对历史人物的缅怀。首句“朝登镬岭巅,午下镬岭趾”展现了登山的过程,从早到午,跨越山岭。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山脉自兹分,水源由此始”强调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自然景观的源头。
“衍散千万支,逆流十五里”运用夸张手法,描绘水流的广阔和曲折,而“滔汨螺滩平,濑浅石露齿”则细腻描绘了水势的变化和地形的特征。诗人进一步赞美“开豁锦里宽,地夷树攒荠”,描绘出开阔的田园风光和茂盛的植被。
诗中融入了对当地历史的思考,“我来询遗老,施政尚德礼”,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良好治理的向往。诗人以“人心险于湍,王道坦如砥”比喻世事的复杂与治世之道的平坦,寓意政治清明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借景生情,感慨“昔年谢征南,功业传国史”,提及历史上的英雄谢征南,其事迹被载入史册。诗人感叹“至今祠庙存,祀飨荐芳芷”,表达对先贤的怀念,并在“慨古怀斯人,九原呼不起”中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深深哀思。
整体来看,《登镬岭》是一首寓言山水、怀古抒怀的佳作,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