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无字说烦清老,犹恐龙眠画作图
出处:《金陵杂兴二百首 其九十五》
宋 · 苏泂
短褐钟山不跨驴,杖藜横笛野僧俱。
虽无字说烦清老,犹恐龙眠画作图。
虽无字说烦清老,犹恐龙眠画作图。
注释
短褐:简陋的衣服。钟山:南京的名胜,指代山水。
不跨驴:步行而非骑马。
杖藜:藜杖,用藜茎制成的手杖。
横笛:手持横笛。
野僧:出家的僧人,可能指隐士。
虽无字说:即使没有详细的文字描述。
烦清老:使清闲的老者感到烦恼。
犹恐龙眠:犹如龙眠(画家)笔下的梦境。
画作图:绘画中的景象。
翻译
穿着简朴衣裳漫步钟山,没有骑驴,只拄着藜杖横笛前行,还有野僧一同虽然没有文字来详述,但美景仍能吸引老者,如同龙眠画中的梦境般令人向往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之美,融合诗人个人情感的绝句。开篇“短褐钟山不跨驴”一句,便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幽的山林图景,其中“短褐”暗示了山野间隐逸生活的质朴与自然,而“不跨驴”则显露出诗人对这种简单生活的向往。接下来的“杖藜横笛野僧俱”,则是画面上又增添了一位手持拐杖、横吹短笛的和尚,共同享受着大自然赋予的宁静与美好。
后两句“虽无字说烦清老,犹恐龙眠画作图”表达了诗人对这份宁静生活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嘲。诗人认为即使是没有言辞的清风明月,也能让心灵感到烦躁,而自己则担心连那隐逸于深山之龙,也会被画家捕捉到画中,成为世人的目光焦点,从而打破这份难得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微妙抒情,展现了一个既美好又自在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