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翁移根出葱茜,雕斛持归翠微殿
出处:《咏丹桂》
宋 · 胡矩
碎琼揉香作肌骨,霁日吹红染肤色。
人间何处有此葩,一种风流初未识。
东隅月户编三千,夜修玉阙瀛洲前。
拂摇桂子偶坠此,雨露培植开韶妍。
史翁移根出葱茜,雕斛持归翠微殿。
一朝丽质冠百昌,御墨分题落团扇。
何年流转江南乡,一本奚翅千金偿。
分枝接叶色已浅,纵有此花无此香。
绝爱西山佳丽地,蔼蔼修林倚清吹。
宁论斜日杏花酣,未许熙春海棠睡。
是时金气初高明,宇宙轩豁澄埃氛。
青霞绛雪互点缀,浓芬剩馥飘氤氲。
鹫峰繁黄今不数,破裓山僧练裙女。
试看香御拥红云,肃奉虚皇游碧宇。
携持宝镜吹波金,寒光万顷空人心。
烦君控取红鸾住,便恐香魂夜飞去。
人间何处有此葩,一种风流初未识。
东隅月户编三千,夜修玉阙瀛洲前。
拂摇桂子偶坠此,雨露培植开韶妍。
史翁移根出葱茜,雕斛持归翠微殿。
一朝丽质冠百昌,御墨分题落团扇。
何年流转江南乡,一本奚翅千金偿。
分枝接叶色已浅,纵有此花无此香。
绝爱西山佳丽地,蔼蔼修林倚清吹。
宁论斜日杏花酣,未许熙春海棠睡。
是时金气初高明,宇宙轩豁澄埃氛。
青霞绛雪互点缀,浓芬剩馥飘氤氲。
鹫峰繁黄今不数,破裓山僧练裙女。
试看香御拥红云,肃奉虚皇游碧宇。
携持宝镜吹波金,寒光万顷空人心。
烦君控取红鸾住,便恐香魂夜飞去。
拼音版原文
翻译
碎琼揉香化为肌肤,晴日吹红染上肤色。世间哪里有这样奇异的花,它的风韵我从未见识。
东边的月亮门下编了三千首诗,夜晚在仙境瀛洲前修撰。
偶然间桂花飘落在此,雨露滋养让它绽放美丽。
史翁将根移到葱郁之地,用雕饰的斛捧回翠微殿。
这花朵一日间艳压群芳,御笔亲题落在团扇上。
不知何时它流落到江南,一本花谱价值千金。
分枝接叶颜色已淡,即使有花也少了香气。
最爱西山那秀美的地方,茂密树林伴着清风。
岂能只比杏花醉夕阳,也不如海棠在春日慵懒。
此时金秋明亮,天地开阔,尘埃消散。
青霞和红雪相互映衬,浓郁香气弥漫。
鹫峰的繁花如今难以计数,破裓山僧侣和女子练习禅定。
看那香气围绕着红云,恭敬地侍奉虚无的帝王游览碧空。
手持宝镜吹动波光金线,寒冷的光芒洗净人心。
劳烦你留住红鸾,怕香气夜晚飞逝。
注释
碎琼:比喻珍贵的花瓣。霁日:晴朗的天气。
东隅:东方或早晨。
月户:月亮门,指诗人创作的地方。
玉阙:宫殿。
桂子:桂花。
雨露:自然界的滋润。
丽质:美丽的姿色。
御墨:皇帝或显贵的墨迹。
一本:一本花谱。
斜日:夕阳。
熙春:明媚的春天。
金气:秋季。
青霞:青天上的云霞。
绛雪:红色的雪花,形容花色。
香御:香气浓郁的景象。
红鸾:神话中的吉祥鸟,象征美女。
鉴赏
这首宋代胡矩的《咏丹桂》描绘了一种珍贵而美丽的植物——丹桂。诗人以瑰丽的词藻赞美了丹桂的色泽和香气。"碎琼揉香作肌骨,霁日吹红染肤色",形象地写出丹桂如美玉般质地,经阳光照射呈现出鲜艳的红色。"人间何处有此葩,一种风流初未识",表达了对丹桂稀世之美的惊叹。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丹桂在仙境般的环境中生长,被精心呵护,最终成为皇家的珍品,"东隅月户编三千,御墨分题落团扇",象征着其地位尊贵。然而,即使辗转流传至江南,其香气与色泽依然难以替代,"纵有此花无此香",强调了丹桂的独特魅力。
诗人进一步将丹桂与西山的自然风光相结合,"绝爱西山佳丽地,蔼蔼修林倚清吹",展现了丹桂在优美环境中的风姿。最后,诗人以神话般的场景收尾,描绘了丹桂在秋日金气中盛开,香气弥漫,仿佛引来仙人驾临,"香御拥红云,肃奉虚皇游碧宇",充满了神秘与浪漫的气息。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赞美了丹桂的美丽,也寓含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自然神韵的崇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