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葩散彩虫声扑,玉液生香蚓窍通
出处:《赵通判煮雪窝诗》
明 · 郑真
一铛松火焰初红,座席春回造化功。
每笑词臣惭党尉,多烦谏省寄卢仝。
银葩散彩虫声扑,玉液生香蚓窍通。
身世不随流俗化,飘飘清思渺空蒙。
每笑词臣惭党尉,多烦谏省寄卢仝。
银葩散彩虫声扑,玉液生香蚓窍通。
身世不随流俗化,飘飘清思渺空蒙。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煮雪烹茶的雅致场景,充满了文人墨客的生活情趣与高洁情操。首句“一铛松火焰初红”以“铛”字点明煮器,以“松火焰初红”渲染出一种温暖而清新的氛围,仿佛能闻到松木的香气,感受到火光的温暖。接着,“座席春回造化功”一句,将煮雪的场景与春天的生机勃勃相联系,暗示了自然界的循环与复苏,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每笑词臣惭党尉,多烦谏省寄卢仝”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生活状态的感慨与向往。通过“词臣”、“党尉”、“谏省”和“卢仝”的引用,既展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风貌,也暗含了对当下生活的反思与追求。其中,“卢仝”是唐代著名的茶僧,以品茶著称,此处借以表达对茶道的推崇与热爱。
“银葩散彩虫声扑,玉液生香蚓窍通”两句,进一步描绘煮雪时的景象与感受。以“银葩”形容雪的洁白与美丽,以“虫声扑”形象地表现了雪融化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氛围。而“玉液生香”则直接赞美了煮雪所制成的茶汤,其香气四溢,令人陶醉。“蚓窍通”则巧妙地将茶壶的出水口比作蚯蚓的洞穴,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最后,“身世不随流俗化,飘飘清思渺空蒙”两句,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在煮雪烹茶的过程中,诗人似乎忘却了尘世的烦恼,心灵得到了净化与升华,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整首诗通过对煮雪场景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更传达了对自然美、生活艺术以及个人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