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生政亦寻常事,却笑诸贤苦未谙
出处:《上巳溪汎》
宋 · 方岳
舴艋舟轻暖欲酣,鸬鹚杓重老何堪。
风霜两鬓五十五,杨柳几番三月三。
禊帖又逢今癸丑,兰亭仍是旧东南。
死生政亦寻常事,却笑诸贤苦未谙。
风霜两鬓五十五,杨柳几番三月三。
禊帖又逢今癸丑,兰亭仍是旧东南。
死生政亦寻常事,却笑诸贤苦未谙。
注释
舴艋舟:小舟。轻暖:轻盈温暖。
鸬鹚杓:鸬鹚酌酒的工具。
老何堪:沉重不堪。
风霜:风霜岁月。
两鬓:两边鬓角。
五十五:五十有五。
三月三:春季的第三个三日,指清明节。
禊帖:古代的一种庆祝春天的活动,写有诗文的帖子。
癸丑:干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
兰亭:著名的书法作品《兰亭集序》的书写地点。
政亦:本来也是。
寻常事:平常的事情。
苦未谙:未曾真正理解。
翻译
小舟轻盈温暖如酒,鸬鹚酌酒却沉重不堪。风霜已染白发半百,杨柳又逢春色三三。
禊帖聚会逢癸丑年,兰亭依旧在东南边。
生死之事本平常,反笑各位贤者未深知此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享受自然之美的生活状态。开篇“舴艋舟轻暖欲酣,鸬鹚杓重老何堪”两句,通过对船只和水鸟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春日里悠然自得的情景。舴艋舟轻盈而温暖,似乎随时都可能醉入佳境,而鸬鹚(一种水鸟)的叫声则显得沉重且年迈,如同老者般的叹息。
接着,“风霜两鬓五十五,杨柳几番三月三”两句,诗人提及自己的年龄和季节。五十五岁的诗人头发已经被寒风霜冻染白,而春天的杨柳也经历了多次生长与凋零。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历程的反思,也是对自然更迭变化的感慨。
“禊帖又逢今癸丑,兰亭仍是旧东南”两句,诗人提到了特定的日子——禊日(夏至后的第五个戊日),以及他所在的兰亭依旧保持着往昔的面貌。这里流露出一种对时间流转和空间恒久的感悟。
最后,“死生政亦寻常事,却笑诸贤苦未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起伏的一种超然态度。他认为生与死乃是平常之事,而那些还在世俗纷争中挣扎的人们,却往往对这份本该达观的哲理视而不见,实属可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空间的一种深刻理解和超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