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不成调,慷慨念归期
出处:《夏日晚出芙蓉堂》
宋 · 宋庠
哲匠昔缔构,文榱面清池。
回环水光合,左右云容披。
苍烟限垒断,空碧盈轩垂。
蕙绿不待染,荷圆皆中规。
戏鱼触新藻,幽鹭翘空坻。
初笋半遗箨,残跗犹抱枝。
我来冰未泮,倏此亘炎曦。
节物一以换,余怀焉独怡。
内惭固陋质,本乏廊庙姿。
印绶纷璀错,旌旄森陆离。
林狙裹华黻,野鹿骇金羁。
负山力已竭,倾日心空疲。
知此危殆辱,斯言非我欺。
横琴不成调,慷慨念归期。
回环水光合,左右云容披。
苍烟限垒断,空碧盈轩垂。
蕙绿不待染,荷圆皆中规。
戏鱼触新藻,幽鹭翘空坻。
初笋半遗箨,残跗犹抱枝。
我来冰未泮,倏此亘炎曦。
节物一以换,余怀焉独怡。
内惭固陋质,本乏廊庙姿。
印绶纷璀错,旌旄森陆离。
林狙裹华黻,野鹿骇金羁。
负山力已竭,倾日心空疲。
知此危殆辱,斯言非我欺。
横琴不成调,慷慨念归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游历芙蓉堂的景象,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内心的情感流露。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精细描写,如清澈的池水、回旋的光影、苍翠的烟霭等,将夏日晚景的宁静与生机展现得淋漓尽致。
“哲匠昔缔构,文榱面清池。”开篇便以“哲匠”二字,点出了芙蓉堂的古老和庄严,而“文榱”则是对建筑细部之美的描摹。随后的“面清池”更显出水面的平静与清澈。
诗中还通过对植物生长状态的观察,如“苍烟限垒断,空碧盈轩垂。”和“初笋半遗箨,残跗犹抱枝。”展现了夏日植物的繁茂与生机。这些描写不仅是景物的直接呈现,更透露出诗人对生命力和季节变迁的深刻感悟。
此外,“戏鱼触新藻,幽鹭翘空坻。”一句,则以动态的姿态捕捉了水中生物与植物之间的自然互动。这里的“戏”字用得十分生动,传达了一种生命力的活泼。
诗人在最后几句中流露出对过往时光的怀念和内心的独自愉悦:“节物一以换,余怀焉独怡。”以及对个人才华与世俗地位的自省和不满:“内惭固陋质,本乏廊庙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对生命感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在夏日傍晚游历芙蓉堂时所体验到的美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