嗣岁之朝祫祭行,丰年欲向孔皆迎
出处:《祫祭陪祀四首》
明 · 郭之奇
嗣岁之朝祫祭行,丰年欲向孔皆迎。
繇来肇祀能无悔,直到雍歌见靡争。
穆穆曾孙相越对,皇皇多士介昭明。
在庭柷敔俱和肃,祖德维人不但声。
繇来肇祀能无悔,直到雍歌见靡争。
穆穆曾孙相越对,皇皇多士介昭明。
在庭柷敔俱和肃,祖德维人不但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的庄重与神圣。开篇“嗣岁之朝祫祭行”,点明了祭祀的时间与场合,暗示着一年之始,人们以虔诚之心向祖先祈福。接着“丰年欲向孔皆迎”,表达了对丰收年的期待与敬意,认为丰收不仅是自然的恩赐,也是祖先庇佑的结果。
“繇来肇祀能无悔”一句,体现了对祖先祭祀传统的尊重与敬畏,认为每一次祭祀都是对祖先恩德的追忆与感恩,不应有任何后悔。紧接着“直到雍歌见靡争”,描述了祭祀过程中的和谐与庄严,雍歌即祭祀时的音乐,象征着秩序与和平,没有纷争,只有对祖先的崇敬与颂扬。
“穆穆曾孙相越对,皇皇多士介昭明”两句,通过“曾孙”与“多士”的对比,展现了后辈与先贤之间的传承与敬仰。曾孙代表了家族的未来,而多士则象征着众多的学者与贤者,他们共同在祭祀中表达对祖先智慧与品德的尊崇。
最后,“在庭柷敔俱和肃,祖德维人不但声”总结了整个祭祀场景的氛围,柷敔是古代的乐器,此处用来形容祭祀时音乐的和谐与肃穆。这句话强调了祖德不仅体现在言语之中,更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它影响着每一个人,是民族精神与道德准则的源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祫祭仪式的描绘,展现了古代社会对祖先的敬仰、对传统礼仪的重视以及对家族、社会和谐的追求,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