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鱼椷问合离,翻从得代负心期
出处:《请太室兄为代而不能俟赋此寄怀》
明 · 王世贞
来往鱼椷问合离,翻从得代负心期。
谁能纳节仍留滞,尔为攀辕合到迟。
开府转应饶杜癖,腐儒那敢诧萧规。
马头南去如钩月,唯许襄江岘首知。
谁能纳节仍留滞,尔为攀辕合到迟。
开府转应饶杜癖,腐儒那敢诧萧规。
马头南去如钩月,唯许襄江岘首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请太室兄为代而不能俟赋此寄怀》。诗中以“来往鱼椷问合离”开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比作鱼椷(一种捕鱼工具)的来往,暗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和变化无常。接着,“翻从得代负心期”,表达了对朋友未能如约而至的失望之情,同时也暗含了对友情的期待与珍惜。
“谁能纳节仍留滞,尔为攀辕合到迟。”这两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与无奈,纳节(古代官员辞职时上交的官印)与留滞形成对比,强调了友人未能及时赴约的遗憾。同时,“尔为攀辕合到迟”中的“攀辕”(指挽留或等待),则体现了诗人对友人迟到的宽容与理解。
“开府转应饶杜癖,腐儒那敢诧萧规。”这两句通过对比,一方面赞扬了友人可能具有的独特个性或才华(开府转应饶杜癖,意指友人行事风格可能超越了常规,如同杜甫的个性一样),另一方面则谦虚地表示自己不敢自夸,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敬佩和自我谦逊的态度。
最后,“马头南去如钩月,唯许襄江岘首知。”以自然景象结尾,形象地描绘了友人离去的情景,如同月亮挂在南方的天空,只有襄江和岘首山能够见证这份情感。这句话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也寄托了对友情长久延续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比喻和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友人离去的复杂心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抒情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