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大明宫中给事归,走马来看立不正全文

大明宫中给事归,走马来看立不正

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
大明宫中给事归,走马来看立不正
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
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
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
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崔嵬插花里。
玉山前却不复来,曲江汀滢水平杯。
我时相思不觉一回首,天门九扇相当开。
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

注释

秋波:比喻清澈的水面。
红云:形容水面泛红如云。
明珠:珍贵的宝石,象征贵重的礼物。
婆娑:形容姿态闲适、自在。
芙蓉:荷花的别称,象征高洁。
昆明:地名,此处指湖泊。
太白山:中国著名的山脉。
玉山:形容山峰洁白如玉。
天门:神话中的门户,此处可能象征仙境之门。
散仙:道教中不受拘束的仙人。
鸾凤:传说中的祥瑞之鸟,常用来象征尊贵或吉祥。

翻译

曲江水面秋波清澈,犹如红云平铺成明亮的镜子。
大明宫中的官员归来,策马疾驰,姿态不稳。
他赠我九十六颗明珠,寒冷的光芒照在骨骼上,如同骊龙的眼睛。
如今我官场清闲,得以悠闲漫步,询问哪里的荷花盛开最多。
我在昆明湖上划船,脚下轻击船舷,唱起吴地的歌谣。
太白山高三百里,积雪覆盖,巍峨如插满花朵的画卷。
玉山之前,我不再前来,曲江边的汀洲平静如水平杯。
我思念你时,不知不觉转头回望,仿佛天门九扇同时开启。
天上的仙人满足于官府的生活,怎比得过散仙整日与鸾凤相伴追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游船的画面,诗人在曲江上赏玩荷花,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生活的满足。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精炼。

"曲江千顷秋波净,平铺红云盖明镜。" 这两句开篇便以广阔的水面和鲜明的天空作为背景,把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脱俗的自然景观中。秋日的波光闪烁,红色的晚霞如同一块巨大的镜子铺展开来。

"大明宫中给事归,走马来看立不正。" 这两句则转向了人事,诗人提到自己在官场上的经历,用“给事”暗指官职的繁琐和疲累,而“走马来看立不正”则表现出对权力场合的冷漠与嘲讽。

"遗我明珠九十六,寒光映骨睡骊目。" 这里的“明珠”象征着智慧或才华,“九十六”可能是某种特定数量的象征,而“寒光映骨睡骊目”则形容诗人在清冷的光线中沉思时的状态,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

"我今官闲得婆娑,问言何处芙蓉多。"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和平静,“官闲”意味着官职上的悠闲,而“婆娑”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他在问自己或他人,何处有更多的荷花(芙蓉),显示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撑舟昆明度云锦,脚敲两舷叫吴歌。" 这里则是诗人在船上行进的情形,他穿越着如云锦般的风光,用脚敲打船身,高声唱着吴地的歌谣。

"太白山高三百里,负雪崔嵬插花里。"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心中的山水之美,太白山雄伟壮丽,它以积雪覆盖,山势险峻,而诗人却在此环境中寻找美感。

"玉山前却不复来,曲江汀滢水平杯。"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常,他不会再回到玉山前的景色,而是将目光投向曲江,这里的“汀滢”形容水面平静如镜,“水平杯”则可能象征着诗人的心境。

"我时相思不觉一回首,天门九扇相当开。" 这两句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当诗人偶尔回首时,那种思绪便如同打开的大门般涌来。

最后两句“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则是诗人对高级官员的赞美,将他们比作有道之士,与普通的仙人不同,他们能够在官场中保持清醒和自由,终日与仙风道骨的人为伴。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表现出了他对于自然、友情和生命态度的深刻感悟。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