襆被才思睡未酣,一声磔裂墙欲仆
出处:《庚申六月十七夜地震》
明 · 韩晟
凉飙在树月在牖,篝灯方除枕方就。
襆被才思睡未酣,一声磔裂墙欲仆。
陡然起视如悬旌,四野沸腾撼犹吼。
欲訇荡潏杳无定,心魂欲摧目欲瞀。
初疑屋角起迅雷,更讶绿林来夜寇。
须臾始知地震动,大小奔溃人乱走。
可是操蛇作幻怪,不然六丁撞鳌首。
我闻灾异书春秋,阴乘阳弱语非浮。
维星已绝枢星散,纵有智者何能谋。
便当两日均纪异,更与雨雹同为愁。
左掀右簸非一状,奚僮大叫天台上。
排空无翼踏难逃,声答天风万木响。
银汉参横夜柝停,气定始觉居无恙。
始知春秋恶盈阴,茫茫大地折钩钤。
坤维不守厚地迮,下界那识天公心。
此时性命轻于掷,何况大壑与蹄涔。
寄语世人宽一步,免令震旦陆俱沉。
襆被才思睡未酣,一声磔裂墙欲仆。
陡然起视如悬旌,四野沸腾撼犹吼。
欲訇荡潏杳无定,心魂欲摧目欲瞀。
初疑屋角起迅雷,更讶绿林来夜寇。
须臾始知地震动,大小奔溃人乱走。
可是操蛇作幻怪,不然六丁撞鳌首。
我闻灾异书春秋,阴乘阳弱语非浮。
维星已绝枢星散,纵有智者何能谋。
便当两日均纪异,更与雨雹同为愁。
左掀右簸非一状,奚僮大叫天台上。
排空无翼踏难逃,声答天风万木响。
银汉参横夜柝停,气定始觉居无恙。
始知春秋恶盈阴,茫茫大地折钩钤。
坤维不守厚地迮,下界那识天公心。
此时性命轻于掷,何况大壑与蹄涔。
寄语世人宽一步,免令震旦陆俱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韩晟对一次强烈地震的生动描述和深刻反思。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形象化的语言,将地震的震撼力和破坏性展现得淋漓尽致。
开篇“凉飙在树月在牖,篝灯方除枕方就”,描绘了夜晚宁静的景象,随后突然的声响打破了这份宁静,仿佛是“一声磔裂墙欲仆”的巨响,让人心惊胆战。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比喻和想象,如“如悬旌”、“四野沸腾”、“心魂欲摧目欲瞀”,生动地展现了地震的威力和人们的恐慌。
“维星已绝枢星散,纵有智者何能谋”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无奈。接下来的“便当两日均纪异,更与雨雹同为愁”则反映了诗人对灾异的记录和对未来的忧虑。
“左掀右簸非一状,奚僮大叫天台上”描绘了地震时房屋摇晃的场景,而“排空无翼踏难逃,声答天风万木响”则进一步强调了地震的猛烈和破坏力。最后,“银汉参横夜柝停,气定始觉居无恙”写出了地震过后,人们在平静中反思,意识到自然的力量和人类生命的脆弱。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地震的恐怖和破坏,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对生命价值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和谐的呼吁。韩晟通过这首诗,不仅记录了一次自然灾害,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在面对灾难时应有的态度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