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倒之颠之,自公令之全文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出处:《东方未明
先秦 · 诗经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颠之倒之,自公召之。
东方未晞,颠倒裳衣。
倒之颠之,自公令之
折柳樊圃,狂夫瞿瞿。
不能辰夜,不夙则莫。

拼音版原文

dōngfāngwèimíngdiāndǎoshang
diānzhīdǎozhīgōngzhàozhī

dōngfāngwèidiāndǎoshang
diānzhīdǎozhīgōnglìngzhī

zhéliǔfánkuáng
néngchén

注释

衣裳:古时上衣叫“衣”,下衣叫“裳”。
公:公家。
晞:“昕”的假借,破晓,天刚亮。
樊:即“藩”,篱笆。
圃:菜园。
狂夫:指监工。
一说狂妄无知的人。
瞿瞿:瞪视貌。
不能辰夜:指不能掌握时间。
辰,借为“晨”,指白天。
夙:早。
莫:古“暮”字,晚。

翻译

东方还未露曙光,衣裤颠倒乱穿上。衣作裤来裤作衣,公家召唤我忧急。
东方还未露晨曦,衣裤颠倒乱穿起。裤作衣来衣作裤,公家号令我惊惧。
折下柳条围篱笆,狂汉瞪眼真强霸。不分白天与黑夜,不早就晚真作孽。

鉴赏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轻人在黎明前的混乱与狂放不羁的情态。"东方未明,颠倒衣裳"一句,表达了夜晚的迷乱和行为的失控。诗中的“颠之倒之”、“倒之颠之”则强调了一种反复无常的动作,象征着内心的不安与冲动。

随后的"东方未晞,颠倒裳衣"继续了这种混乱的情绪,而"折柳樊圃,狂夫瞿瞿"则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发泄情感的画面。“不能辰夜,不夙则莫”一句,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比夜晚与黎明、混乱与秩序、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于生活节奏、自我控制及情感宣泄等主题的深刻思考。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