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有红颜能久驻,空庭应自长离忧
出处:《咏花六首》
明 · 释函可
岂有红颜能久驻,空庭应自长离忧。
无端老衲花前去,分取春风一半愁。
无端老衲花前去,分取春风一半愁。
鉴赏
这首诗以花为题,借花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红颜难驻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忧虑。诗人通过描绘花前老僧的场景,将自然界的春风吹过与人世间的愁绪相联系,寓意深刻。
“岂有红颜能久驻”,开篇即点出主题,红颜易老,美色不长久,暗含对人生短暂的无奈和哀叹。“空庭应自长离忧”,空旷的庭院中,似乎承载着无尽的忧愁,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投射,表现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时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无端老衲花前去”,“无端”二字,意在强调这种行为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老僧在不经意间出现在花前,这一幕仿佛是命运的安排,让人不禁思考生命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分取春风一半愁”,春风本是温暖和煦的象征,但在诗人笔下却成了愁绪的一部分,老僧的到来,仿佛将这份愁绪带到了花前,暗示着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都无法完全摆脱忧愁的命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性之间复杂关系的洞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