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弟子如林汝不才,暮年犹得共徘徊全文

弟子如林汝不才,暮年犹得共徘徊

出处:《喜作么迎师入山
明 · 释函可
弟子如林汝不才,暮年犹得共徘徊
酬恩莫过茅三把,尽孝惟须水一杯。
衰老久应拚谷底,是非曾不到云堆。
况兼咫尺予同病,晓夕还同笑口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弟子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生活的豁达态度。首联“弟子如林汝不才,暮年犹得共徘徊”中,“如林”形容弟子众多,而“汝不才”则自谦地表明自己并不出众,但即便如此,还能在晚年与众多弟子一同漫步,享受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这种情感的流露,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颔联“酬恩莫过茅三把,尽孝惟须水一杯”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感恩和孝道的理解。他认为,对于恩惠最好的回报方式是像茅草那样坚韧不拔,而对于孝顺父母,则只需一杯水即可表达心意。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说明了感恩和孝顺的真谛,并强调了简单朴素的行动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颈联“衰老久应拚谷底,是非曾不到云堆”反映了诗人面对衰老和世事的态度。他似乎在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活中的琐碎事务和是非纷争已经不再在意,仿佛愿意将自己置于深谷之中,远离尘嚣。这表现出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哲学。

尾联“况兼咫尺予同病,晓夕还同笑口开”则是对诗人与弟子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深化。即使身体上可能有着相似的疾病或困扰,但这份共同的经历却让他们的关系更加紧密,每天都能相视而笑,共享快乐。这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友谊,也展现了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友情、感恩、孝道以及个人修为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充满人生智慧和情感温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