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里红旗行点点,松间白塔见亭亭
出处:《奉陪宣守任史君谒昭亭神祠 其二》
宋 · 张孝祥
丰年已卜稻如京,雪尽春从草际青。
竹里红旗行点点,松间白塔见亭亭。
暖回宿麦开寒色,风约疏梅度晚馨。
却忆宣城李太白,也将诗句掣斋铃。
竹里红旗行点点,松间白塔见亭亭。
暖回宿麦开寒色,风约疏梅度晚馨。
却忆宣城李太白,也将诗句掣斋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丰饶祥和的春日景象。首句“丰年已卜稻如京”,预示着丰收之年,稻谷堆积如山,展现出一片繁荣景象。接着,“雪尽春从草际青”一句,以雪消春至,草色渐绿,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到来。
“竹里红旗行点点,松间白塔见亭亭”两句,通过竹林中的红旗与远处的白塔,展现了春日的生机与宁静之美。红旗点缀在竹林中,仿佛是春天的使者;而白塔在松树间高耸,显得格外庄严与静谧。
“暖回宿麦开寒色,风约疏梅度晚馨”则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温暖与香气。冬眠的麦苗在春暖的照耀下苏醒,散发出淡淡的寒意;而稀疏的梅花在晚风中摇曳,散发出阵阵清香,为春日增添了几分诗意。
最后,“却忆宣城李太白,也将诗句掣斋铃”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诗歌艺术的崇敬。李白的诗句如同斋铃一般,悠扬而深远,激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深情追忆和对诗歌艺术的无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