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晴卧野,鹅鹜晚归池
出处:《宿庄家二首 其二》
宋 · 刘克庄
茅茨迷诘曲,度谷复踰陂。
世上事如许,山中人不知。
牛羊晴卧野,鹅鹜晚归池。
粗识为农意,秋输每及时。
世上事如许,山中人不知。
牛羊晴卧野,鹅鹜晚归池。
粗识为农意,秋输每及时。
注释
茅茨:简陋的茅草屋。迷诘曲:弯曲的小路。
度谷:穿过山谷。
踰陂:越过山坡。
世上事:世间的事务。
山中人:山里的隐居者。
不知:不知道。
牛羊:牛和羊。
晴卧野:在晴天里悠闲躺卧在野外。
鹅鹜:鹅和鸭子。
晚归池:傍晚时分返回池塘。
粗识:大致了解。
为农意:农耕生活。
秋输:秋季的劳作。
每及时:总是按时。
翻译
茅屋隐藏在弯曲的小路中,穿过山谷又越过山坡。世上的纷扰如此繁多,山中隐者却毫不知情。
晴朗的日子里,牛羊悠闲地躺在田野上,鹅鸭傍晚时分归巢于池塘。
我大致理解了农民的生活,知道秋天的劳作总是要按时完成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与淡泊,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茅茨迷诘曲,度谷复踰陂。" 这两句通过对山路蜿蜒、溪流曲折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他选择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世上事如许,山中人不知。"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喧嚣的无知和超脱,山中的人远离了世间的纷争,只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牛羊晴卧野,鹅鹜晚归池。"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牧场风光图,展示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动物们在阳光下自由自在地生活。
"粗识为农意,秋输每及时。" 最后两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农业生产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季节更替的顺应和准备,反映出一种对土地、劳作和自然周期的敬畏之心。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描写,传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哲学思想,即在纷扰复杂的人世间寻找一片宁静,与自然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