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策后生文宪种,若为准拟即真贤
出处:《诱学徒一首》
宋 · 苏籀
瞥闻立睹且湛研,讨索思臧义理穿。
剖析赖经宗匠手,绝群羞拍腐儒肩。
鸱鸦嗜鼠颛门蔽,博簺忘羊失路偏。
警策后生文宪种,若为准拟即真贤。
剖析赖经宗匠手,绝群羞拍腐儒肩。
鸱鸦嗜鼠颛门蔽,博簺忘羊失路偏。
警策后生文宪种,若为准拟即真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瞥闻:偶然听到。湛研:深入研究。
讨索:探索。
思臧:深思熟虑。
剖析:详细分析。
赖:依赖。
宗匠:大师。
腐儒:平庸的学者。
鸱鸦:比喻目光短浅的人。
嗜鼠:只关注小利。
博簺:比喻全局。
失路偏:迷失方向。
警策:警示。
后生:年轻人。
文宪:文雅的规范。
准拟:作为标准。
真贤:真正的贤者。
翻译
偶尔听到立刻看见并深入研究,探索思索其中深意直到透彻。依赖经典大师的剖析,超越庸才,不与腐儒为伍。
像猫头鹰一样只盯着眼前的小利,忽视了全局,迷失了道路。
以此警醒年轻人,让他们遵循文雅的规范,如果能以此为准则,就是真正的贤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籀所作的《诱学徒一首》,主要表达了作者对教育引导和学术研究的见解。首句“瞥闻立睹且湛研”强调了学习应迅速理解和深入研究,不能浅尝辄止。接着,“讨索思臧义理穿”鼓励学生积极探讨,深入思考,把握事物的本质和道理。
“剖析赖经宗匠手”表明学问的精进需要借助于大师的指导和经典著作,而“绝群羞拍腐儒肩”则批评那些固步自封、不求上进的学者。诗人以“鸱鸦嗜鼠颛门蔽”比喻那些目光短浅、只关注眼前利益的人,而“博簺忘羊失路偏”则警示人们不要因为追求小利而迷失方向。
最后两句,“警策后生文宪种,若为准拟即真贤”是对年轻学子的寄语,希望他们能以此为榜样,成为有学问、有道德的真正贤才。整首诗寓教于言,富有哲理,体现了苏籀对于教育和学术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