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服还丹生羽翼,共脱朝衣挂青壁
出处:《凌云篇》
元 · 范梈
往与凌云山人披虎豹、谒太清,是时东风满瑶京,绿杨三月听流莺。
君随挂席湘江行,予亦骑马趋承明。
手把宫袍厌缚身,却忆南溟有纵鳞。
四年辞海岳,一举上星辰。
逢君却向凌云下,心上经纶甚潇洒。
半夜清猿四合啼,长松古月照回溪。
桃花源上路,一去意都迷。
我本凌云峰畔客,何日相从卜其宅。
早服还丹生羽翼,共脱朝衣挂青壁。
君随挂席湘江行,予亦骑马趋承明。
手把宫袍厌缚身,却忆南溟有纵鳞。
四年辞海岳,一举上星辰。
逢君却向凌云下,心上经纶甚潇洒。
半夜清猿四合啼,长松古月照回溪。
桃花源上路,一去意都迷。
我本凌云峰畔客,何日相从卜其宅。
早服还丹生羽翼,共脱朝衣挂青壁。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范梈的《凌云篇》描绘了一幅与友人游历山水、寻求超脱的图景。诗中以“披虎豹、谒太清”开篇,展现出访仙问道的神秘氛围。东风满瑶京,绿杨春色中聆听流莺,环境优美宁静。接着,诗人与友人分别乘船湘江而行和骑马入朝,暗示着世俗与理想生活的对比。
“手把宫袍厌缚身”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厌倦,向往自由自在的生活。随后,诗人回忆起南溟的广阔天地,期待能像鱼儿般自由游弋。四年后再次与友人相遇于凌云山,心境变得洒脱,夜半清猿的哀鸣与长松古月映照溪流,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桃花源般的隐逸之路让人心生向往,诗人自称为凌云峰畔的客人,期盼与友人共享隐居生活,修炼成仙。整首诗以自然景色和隐逸情怀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疏离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语言简洁,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