骥不取德称,马多求驾泛
出处:《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对五首 其三》
宋 · 赵蕃
一州固匪轻,四海岂不重。
与其事扶疏,孰若深培壅。
骥不取德称,马多求驾泛。
伟哉底柱功,障彼百川汹。
与其事扶疏,孰若深培壅。
骥不取德称,马多求驾泛。
伟哉底柱功,障彼百川汹。
注释
固:本来。匪:不。
轻:轻视。
事:事务。
扶疏:琐碎。
培壅:积累。
骥:骏马。
德称:品德名声。
驾泛:驾车载人。
伟哉:伟大啊。
底柱:像山一样稳固的支柱。
障:阻挡。
汹:汹涌。
翻译
一个州本来就不轻视,四海难道不重要。与其忙于琐碎之事,不如深入扎实地积累。
骏马不只追求品德的名声,普通的马却常被要求驾车载人。
伟大的是像底柱那样的功绩,它阻挡了众多激流汹涌的河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常州先生以太守入对五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一州固匪轻,四海岂不重"的开篇,强调了州郡虽小但地位不容忽视,与国家全局息息相关。接下来,诗人通过对比"事扶疏"与"深培壅",表达了对于治政的思考,认为应当注重根基稳固,而非表面的繁荣。
"骥不取德称,马多求驾泛"一句,运用了骏马和普通马的比喻,指出不应仅追求表面的荣耀,而应像良马一样具备实际才能和品德。最后,诗人高度赞扬了"伟哉底柱功,障彼百川汹",将州郡比作支撑大局的砥柱,强调其在稳定局面、抵挡洪流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体现了赵蕃对于地方治理的深思熟虑,以及对州郡官员责任和能力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