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虫托断葑,断葑日夕流
出处:《杂诗绝句十七首 其三》
宋 · 梅尧臣
有虫托断葑,断葑日夕流。
不知止息处,随夫非自由。
不知止息处,随夫非自由。
注释
虫:指水中的小生物,如螺、蛙等。托:附着。
断葑:断裂或废弃的茭白根茎(葑),古代水边常见植物。
日夕:日夜。
止息:停止或休息。
随夫:比喻顺从水流。
非自由: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翻译
有虫附着在断掉的葑上,这葑在日夜间漂流。它不知道何处停歇,只能随着水流,无法自主选择方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杂诗绝句十七首》中的第三首。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只小虫栖息在断葑(水中浮根)上,随着水流漂泊,不知何处是归宿,仿佛被水势所驱使,无法自主选择方向。诗人通过虫子的形象,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人生无常、身不由己的感慨。短短四句诗,却蕴含着深沉的人生哲理,展现出梅尧臣诗歌的朴素而深刻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