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使新正识有年,故飘轻絮伴春还
出处:《进雪诗》
唐末宋初 · 徐铉
欲使新正识有年,故飘轻絮伴春还。
近看琼树笼银阙,远想瑶池带玉关。
润逐麳麰铺绿野,暖随杯酒上朱颜。
朝来花萼楼中宴,数曲赓歌雅颂间。
近看琼树笼银阙,远想瑶池带玉关。
润逐麳麰铺绿野,暖随杯酒上朱颜。
朝来花萼楼中宴,数曲赓歌雅颂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新正:新年正月。飘轻絮:飘落柳絮。
琼树:比喻洁白如玉的树木。
银阙:银色宫殿,指代皇宫。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象征美好。
玉关:古代边关,这里泛指边塞。
润逐麳麰:滋润着麦子生长。
朱颜:红润的脸庞,形容人的面色。
花萼楼:古代宫殿名,此处指宴会场所。
赓歌:接续歌唱。
雅颂:古代诗歌的一种,用于祭祀或宴会。
翻译
想要新年显出岁月痕迹,特意让轻盈的柳絮伴随春天归来。近观如琼树般的雪景装点着银色宫殿,遥想那瑶池边的美景连接着玉门关。
滋养着田野的麦苗,温暖随着杯中的美酒映照在红润的面庞。
早晨在花萼楼中设宴,人们在优雅的歌声和颂诗之间畅饮欢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宴饮赏花的画面,通过对比和想象,将自然景物与人间欢乐巧妙地联系起来。开篇“欲使新正识有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珍惜,以及希望美好时刻能够长存的愿望。“故飘轻絮伴春还”则是通过纺织工艺比喻春天的到来和自然界的更新。
接着,“近看琼树笼银阙,远想瑶池带玉关”两句中,诗人运用了精美绝伦的宝石(琼、瑶)与贵重的金属(银、玉)来形容树木和水景,这样的描写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也映射出一份超凡脱俗的情怀。
“润逐麳麰铺绿野,暖随杯酒上朱颜”两句,则转向对春日温暖气息与宴饮乐趣的描写。其中,“麳麰”指的是细雨,“朱颜”则暗示了饮酒后的红晕,这些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也能感受到诗中人物的快乐心情。
最后,"朝来花萼楼中宴,数曲赓歌雅颂间"两句,以“朝来”迅速切入到宴会现场,通过“数曲赓歌”表达了宴席上的欢畅与文化的雅致。诗中的意象交织,既有对美好时光的珍视,也有对生活乐趣的享受,更折射出诗人对于生活情调的独到感悟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