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来云去朝还暮,花落花开春又秋
出处:《夏日久雨简高介亭三首》
明 · 赵完璧
对雨高斋兴未收,幽居清旷亦仙洲。
云来云去朝还暮,花落花开春又秋。
已遣乱蛙喧鼓吹,不成雌霓挂岑楼。
巫阳合自仙衣湿,何事霏霏不肯休。
云来云去朝还暮,花落花开春又秋。
已遣乱蛙喧鼓吹,不成雌霓挂岑楼。
巫阳合自仙衣湿,何事霏霏不肯休。
鉴赏
此诗描绘了夏日连绵细雨中,高斋主人悠然自得的情景。首句“对雨高斋兴未收”点明了诗人面对雨水,内心却并未消沉,反而兴致勃勃。接着“幽居清旷亦仙洲”一句,将诗人所居之地比作仙境,表达了对环境的赞美和内心的超脱。
“云来云去朝还暮,花落花开春又秋”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更迭,象征时间的流逝,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云的聚散、花的开落,都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但在诗人的笔下,却赋予了更深的哲理意味。
“已遣乱蛙喧鼓吹,不成雌霓挂岑楼”则通过描述雨中的小动物和彩虹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生动性。乱蛙的喧闹与彩虹的出现,虽是自然界的寻常现象,但在诗人的想象中,它们成为了增添夏日雨天情趣的元素。
最后,“巫阳合自仙衣湿,何事霏霏不肯休”两句,以巫阳(传说中的巫山神女)为例,表达了对连绵不绝的雨水的感慨。巫阳本是仙人,却因雨水而衣湿,这里暗含了诗人对雨水无尽的无奈和叹息。同时,也借雨水的不停歇,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雨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哲学思考,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富有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