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闺通籍恨,银烛直庐空
出处:《和窦吏部雪中寓直》
唐 · 羊士谔
瑞花飘朔雪,灏气满南宫。
迢遰层城掩,徘徊午夜中。
金闺通籍恨,银烛直庐空。
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
迢遰层城掩,徘徊午夜中。
金闺通籍恨,银烛直庐空。
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瑞花:吉祥的花朵。朔雪:北方的雪。
灏气:明亮的气象。
南宫:皇宫的南边。
迢遰:遥远。
层城:高大的城墙。
午夜:深夜。
金闺:贵族女子的居所。
通籍:入仕,取得官职。
恨:遗憾。
直庐:官员的住所。
乌台客:被贬谪的官员,这里指苏轼(乌台诗案),乌台是御史台的别称。
家山:故乡。
桂丛:桂树林,象征美好的故乡。
翻译
瑞花在北风吹落的雪花中飘扬,明亮的气象充满着皇宫的南方。高高的城墙在远方若隐若现,我在深夜中独自徘徊。
金闺中的女子因未能入仕而满怀遗憾,她的烛光下空荡的直庐。
又有谁会关心那被贬的官员,他思念着家乡的桂树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大雪之后的景象。"瑞花飘朔雪,灏气满南宫"形象地勾勒出雪后京城的宁静美丽,"迢遰层城掩,徘徊午夜中"则表达了诗人在深夜里徘徊于城墙之下,感受着雪的寂静与孤独。"金闺通籍恨,银烛直庐空"透露出诗人心中的思念和孤独,可能是在思念远方的亲人或朋友。最后两句"谁问乌台客,家山忆桂丛"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无人询问,自己却在雪夜里想起了家乡的桂树。
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深沉的乡愁。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对远方的思念,是一首蕴含深情的雪夜独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