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荒祠无卧具,聊共枕松根全文

荒祠无卧具,聊共枕松根

出处:《夜登黄龙洞作
明 · 李孙宸
出郭若不早,到山日已昏。
阪从灯下陟,草自雾中扪。
未历诸山胜,先寻古洞源。
敢誇济胜健,还藉土人援。
径窄时分队,山欹欲悸魂。
登登路逾窅,望望岭加尊。
遇石频思憩,穿岩或借蹲。
风来时作阵,瀑响听如奔。
俗骨何当换,幽怀暂许论。
一身怜秽浊,双足想腾骞。
稍过流杯石,知为天洞门。
荒祠无卧具,聊共枕松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攀登黄龙洞的壮丽景象与复杂心情。诗人从城郭出发,天色渐暗,山路崎岖,雾气弥漫,他独自攀登,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艰难。诗中通过“阪从灯下陟,草自雾中扪”两句,生动地展现了夜行山间的朦胧与险峻。

诗人并未直接描述山中的美景,而是通过“遇石频思憩,穿岩或借蹲”表达登山过程中的疲惫与挑战。然而,随着高度的增加,视野也逐渐开阔,“登登路逾窅,望望岭加尊”,诗人仿佛在与自然对话,感受着山的巍峨与自己的渺小。

风声、瀑布声交织成动人的乐章,“风来时作阵,瀑响听如奔”,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俗骨何当换,幽怀暂许论”,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最后,诗人到达了“流杯石”,这是通往天洞的门户,暗示着精神上的升华与超越。“荒祠无卧具,聊共枕松根”,在这样一个远离尘嚣的地方,诗人或许找到了心灵的栖息之所,体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山的过程,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探索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