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红杏坛前听鼓琴,倚栏谁复赏知音全文

红杏坛前听鼓琴,倚栏谁复赏知音

出处:《杏坛别意
明 · 陈繗
红杏坛前听鼓琴,倚栏谁复赏知音
孔开早挹文风盛,颜氏偏沾化雨深。
售玉已增今日价,席珍未负此生心。
此行定拟乔迁去,欲写离歌不忍吟。

鉴赏

这首诗《杏坛别意》由明代诗人陈繗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在杏坛前与友人分别的情景,充满了深情与不舍。

首联“红杏坛前听鼓琴,倚栏谁复赏知音。”以红杏坛为背景,描绘出一幅静谧而充满诗意的画面,诗人独自在杏坛前聆听琴声,似乎在寻找那份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知音。这里的“红杏坛”不仅指出了地点,也暗含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营造了一种温暖而略带伤感的氛围。

颔联“孔开早挹文风盛,颜氏偏沾化雨深。”巧妙地引用了孔子和颜回的故事,表达了对知识与文化的敬仰之情。孔子的弟子颜回,因家贫而乐于学习,孔子曾称赞他“贤哉回也”。这里将诗人自己比作颜回,表达了自己对学问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暗示了与友人的深厚情谊如同春雨滋润万物,深入人心。

颈联“售玉已增今日价,席珍未负此生心。”这一联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作珍贵的玉石,随着时间的推移,价值越来越高,同时强调自己不会辜负一生的追求和努力。这不仅是对自己品格的肯定,也是对友情的珍惜。

尾联“此行定拟乔迁去,欲写离歌不忍吟。”点明了诗人即将离开,前往新的地方,心中满是离别的不舍。诗人想要写一首离别之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又因为难以言表的深情而不忍下笔。这种矛盾的心情,更加凸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杏坛、琴声、知音、学问、离别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知识、未来的深刻思考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