萋萋春草绿,悲歌牧征马
行见白头翁,坐泣青竹下。
感叹前问之,赠予辛苦词。
岁月移今古,山河更盛衰。
晋家都洛滨,朝廷多近臣。
词赋归潘岳,繁华称季伦。
梓泽春草菲,河阳乱华飞。
绿珠不可夺,白首同所归。
高楼倏冥灭,茂林久摧折。
昔时歌舞台,今成狐兔穴。
人事互消亡,世路多悲伤。
北邙是吾宅,东岳为吾乡。
君看北邙道,髑髅萦蔓草。
芳□□□□,□□□□□。
碑茔或半存,荆棘敛幽魂。
挥涕弃之去,不忍闻此言。
拼音版原文
翻译
春天的草地翠绿,悲伤歌声伴随远行的马匹。在路上遇见白发老翁,在青竹下坐着哭泣。
感叹过去的事情,赠予我辛酸的诗篇。
时光流转,古今变迁,山河兴衰无常。
晋朝建都在洛水边,宫廷里亲近的大臣众多。
诗词才情归于潘岳,繁华盛世赞颂季伦。
梓泽春草繁茂,河阳花乱舞纷飞。
绿珠的美无法夺走,白头偕老共赴黄泉。
高楼瞬间消失,茂密树林长久凋零。
昔日歌舞升平之地,如今成了狐狸兔子的巢穴。
人事如梦,世事沧桑,满是悲伤。
北邙山是我的家园,东岳是我的故乡。
你看那北邙道上,累累白骨缠绕着野草。
芳香的记忆已消散,往事如烟难以追寻。
墓碑坟冢有的还残存,荆棘丛中收敛着幽魂。
我含泪离去,不忍再听这样的哀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对过往繁华与现实衰败的深切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感悟。
"萋萋春草绿,悲歌牧征马"一句以生机勃勃的春草和哀伤的牧马为起始,已经预示了诗人内心的忧郁。接下来的"行见白头翁,坐泣青竹下"则更深化了这种情感,老者在竹下哭泣,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悲哀,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无奈。
诗中"晋家都洛滨,朝廷多近臣。词赋归潘岳,繁华称季伦"几句,表明了诗人对于历史上的盛世有着深厚的情感,而现在却只能在文字中寻找那些已经逝去的辉煌。
接着的"梓泽春草菲,河阳乱华飞。绿珠不可夺,白首同所归"则是对过往美好事物无法挽回的无奈感慨,以及人生无常、终将告别世间的宿命论调。
诗人的哀伤并未停止,他继续表达了对昔日繁华如今荒凉景象的深切感受。"高楼倏冥灭,茂林久摧折。昔时歌舞台,今成狐兔穴"描绘出的是一幅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画面。
在最后几句中,诗人表达了对故土的眷恋和不舍,但也清楚地认识到一切都已经无法挽回。"北邙是吾宅,东岳为吾乡。君看北邙道,髑髅萦蔓草。芳□□□□,□□□□□。碑茔或半存,荆棘敛幽魂。挥涕弃之去,不忍闻此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历史文化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命运与时代变迁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