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石壅寒派,湍流泻回溪
出处:《诸刹以水激硙磨殊可观为赋此诗》
宋 · 李纲
叠石壅寒派,湍流泻回溪。
谁将方便智,成此妙圆机。
轮辐互高下,波涛郁翻飞。
磨牙递旋斡,硙杵纷昂低。
玉粒已粲粲,琼花亦霏霏。
虽存机械巧,利泽成博施。
试语汉阴老,使知浑沌非。
惟当善用心,功与天地齐。
谁将方便智,成此妙圆机。
轮辐互高下,波涛郁翻飞。
磨牙递旋斡,硙杵纷昂低。
玉粒已粲粲,琼花亦霏霏。
虽存机械巧,利泽成博施。
试语汉阴老,使知浑沌非。
惟当善用心,功与天地齐。
注释
壅:堵塞,拦截。湍流:急流。
方便智:巧妙的智慧,方便的设计。
妙圆机:巧妙的水利系统。
轮辐:车轮的辐条。
磨牙:比喻机器的转动。
硙杵:磨粉的工具。
利泽:恩惠,利益。
汉阴老:汉阴,指汉水之滨的老者,象征农夫。
浑沌:古代神话中的混沌状态,这里指未开发或未理解的事物。
善用心:善于用心设计和使用。
翻译
层层叠石拦截寒流,湍急的水流回旋溪边。是谁运用巧妙智慧,创造出了这奇妙的水利系统。
轮子和辐条交错高低,波涛汹涌翻腾如飞。
磨盘和杵臼交替旋转,高低起伏不停歇。
白玉般的谷粒闪闪发光,琼花般洁白的水花纷飞洒落。
虽然这里有复杂的机械巧思,但它广施恩泽惠及大众。
试着告诉汉阴的老农,混沌并非世界的全部。
只有善加利用,这工程才能与天地同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动人心魄的自然山水图景。诗人通过对叠石、湍流等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变化,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豁达情怀和深厚的哲思。
“叠石壅寒派,湍流泻回溪。”两句以宏伟的画面开篇,设定了一种山峦叠嶂、水流潺潺的生动场景。“谁将方便智,成此妙圆机。”诗人由自然之美而发思,感慨于造化者非凡的智慧和匠心。
“轮辐互高下,波涛郁翻飞。”这里通过对水流激荡、轮辐交错的描绘,强调了动态之美与自然力度的壮观。“磨牙递旋斡,硙杵纷昂低。”诗人细致入微地刻画了水石相触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机,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也体现了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
“玉粒已粲粲,琼花亦霏霏。”两句以宝石和花朵的比喻,形容水流或山石之美,既有质感上的细腻,也有视觉上的绮丽。诗人通过这些精致的描写,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这片自然之中。
“虽存机械巧,利泽成博施。”此句表明尽管自然界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技艺,但它所带来的益处是普惠众生的,是大公无私的。“试语汉阴老,使知浑沌非。”诗人似乎在邀请古代智者来观赏这自然景致,以此领悟世间万物皆有其本质和规律。
“惟当善用心,功与天地齐。”结尾两句则是对人生态度的提醒,劝诫人们应当以敬畏之心去感受和利用自然,从而达到与宇宙和谐相处的境界。这样的思想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洞察。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造诣,更透露出其对自然美、生命力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切感悟,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