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年来踪迹类飞蓬,道与时违莫强同全文

年来踪迹类飞蓬,道与时违莫强同

出处:《荅陈惟深
明 · 成鹫
年来踪迹类飞蓬,道与时违莫强同
晚市放歌逢郢客,春城扶病问壶公。
高谈直泻千山瀑,清啸遥来四座风。
林下为君悬一榻,松门终日候双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成鹫所作的《答陈惟深》。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与友人交往的情景。

首联“年来踪迹类飞蓬,道与时违莫强同。”以“飞蓬”比喻诗人的行踪不定,暗示其生活的漂泊无定。同时,“道与时违”表达了诗人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的态度。“莫强同”则表明诗人对不合时宜之事的拒绝,强调了个性的独立与坚持。

颔联“晚市放歌逢郢客,春城扶病问壶公。”描述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场景。在傍晚的市集,诗人放声歌唱,遇到了郢地的客人;在春意盎然的城市里,他因病而询问壶公,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颈联“高谈直泻千山瀑,清啸遥来四座风。”通过“高谈”、“直泻千山瀑”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交谈时的畅快与激情,仿佛瀑布般奔腾不息;“清啸”则展现了诗人声音的清澈与响亮,能够穿越四方,引起共鸣。这两句形象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交流时的热烈氛围和精神上的契合。

尾联“林下为君悬一榻,松门终日候双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热情款待和期待。在林间为友人准备了一张床榻,意味着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息之所;“松门终日候双童”则暗示了诗人对友人的长久等待与守候,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活态度、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