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在人境,久没尘壤中
出处:《寻清冷台访洽上人》
明 · 王恭
端居在人境,久没尘壤中。
探奇不惮远,于焉得佳逢。
石怪互森列,台高絓虚空。
林端宿云去,竹外微径通。
岩壑深杳霭,天花雨臈茸。
洽师禅门秀,戒臈同古松。
说法超上乘,苦心归妙宗。
予惭善根浅,迷方莫能从。
暂此松下石,聊疏浮世踪。
探奇不惮远,于焉得佳逢。
石怪互森列,台高絓虚空。
林端宿云去,竹外微径通。
岩壑深杳霭,天花雨臈茸。
洽师禅门秀,戒臈同古松。
说法超上乘,苦心归妙宗。
予惭善根浅,迷方莫能从。
暂此松下石,聊疏浮世踪。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寻清冷台访洽上人》描绘了作者在人世间纷扰中寻求静谧与超然的经历。首句“端居在人境,久没尘壤中”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生活的疏离感,而“探奇不惮远,于焉得佳逢”则流露出他对清幽之地的向往和偶遇高人的心境。
接下来的诗句“石怪互森列,台高絓虚空”通过描绘奇特的石头和高耸的台阁,展现出环境的奇特与空灵。“林端宿云去,竹外微径通”进一步渲染出山林的幽深与宁静,暗示着访友之路的曲折而有意境。
“岩壑深杳霭,天花雨臙茸”运用生动的意象,形容岩壑的深远和云雾缭绕,以及如花如雨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祥和的氛围。诗人在这里遇见了禅师洽上人,以“洽师禅门秀,戒腊同古松”赞美其修行的高洁和岁月的沉淀。
“说法超上乘,苦心归妙宗”表达了洽上人的佛法造诣高深,以及他对于佛法真谛的深刻理解。诗人自谦“予惭善根浅,迷方莫能从”,表示自己修行不足,难以追随上人的智慧。
最后,“暂此松下石,聊疏浮世踪”表达了诗人暂且停留在松石之间,借此机会暂时摆脱世俗的纷扰,寻求心灵的宁静。整首诗以寻访禅师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