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西归路,应容蹑后尘
出处:《谢宣州崔相公赐马》
唐 · 刘禹锡
浮云金络膝,昨日别朱轮。
衔草如怀恋,嘶风尚意频。
曾将此君子,不是换佳人。
从此西归路,应容蹑后尘。
衔草如怀恋,嘶风尚意频。
曾将此君子,不是换佳人。
从此西归路,应容蹑后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浮云:比喻轻盈或变化无常的事物。金络膝:装饰华丽的马鞍。
朱轮:古代贵族乘坐的红色车轮。
衔草:鸟儿含草的动作,象征怀念或忠诚。
意频:频繁,多次。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佳人:美女。
西归路:向西的旅程,可能指离开。
蹑后尘:追随别人的足迹。
翻译
浮云般的轻纱覆盖着华丽的马饰,昨天我告别了那辆红色的车轮。像含着草的鸟儿怀念旧巢,马儿的嘶鸣中充满了深深的眷恋。
我曾用这匹骏马交换过一位君子,而不是为了换取美丽的女子。
从今以后踏上西去的路,或许允许我在你的身后追随你的足迹。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名为《谢宣州崔相公赐马》。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描绘马的情状和动作,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感激之意。
首句“浮云金络膝”,运用了鲜明的视觉形象,将马的美丽外貌与自然景象相联系,表现出诗人对这匹马的赞赏。紧接着,“昨日别朱轮”则让读者意识到这是一个离别之后的场景,朱轮可能是指车轮,这里暗示了友人的赠礼是在分别之际。
第三句“衔草如怀恋”,通过马衔着草来形象地表达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马衔草的动作在这里被赋予了人类的情感,表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不舍和牵挂。
“嘶风尚意频”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嘶声喻示着孤寂和无奈,而“尚意频”则显示出诗人的思念是如此频繁而深刻。
接下来的两句,“曾将此君子,不是换佳人”,诗人通过否定性的表述,强调这匹马不仅仅是一般的礼物,更代表了友情和信任,这份情谊非同小可。
最后两句“从此西归路,应容蹑后尘”则表达出诗人的决心与承诺,诗人似乎在誓言,从今往后,无论走向何方,都将铭记这份友情,不会忘记。这里的“西归路”可能隐喻着某种别离或归途,而“应容蹑后尘”则是对友情的一种承诺,意味着诗人愿意留下足迹,以此纪念这份深厚的情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古代士人之间深沉而真挚的友谊,以及他们对礼物赠送背后所承载情感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