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全文

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

唐 · 武三思
妙域三时殿,香岩七宝宫。
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
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
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
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
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
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
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
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
愿随方便力,长冀释尘笼。

拼音版原文

miàosānshí殿diànxiāngyánbǎogōng
jīnshéngxiānjièdàobǐngtánkōng

zhīchuándēngjìngqióng
tiāngāoyuǎnchūshèngyīntōng

guīchùxīnxíngèrzhōng
yǒushuānghuòqiǎnzhēnliǎngyuántóng

zhāiféncuìtóuhuāruòsànhóng
wǎngzhūyáoyìngyánduójìnyínfēng

dìngzhǎohánguāngchánzhīmíngcōng
yuànsuífāng便biànchángshìchénlóng

注释

妙域:奇妙的领域。
三时殿:指寺庙在一天中的三个重要时刻。
香岩:香气浓郁的岩石,可能指供奉佛像的地方。
七宝宫:用各种珍宝装饰的宫殿,象征佛国。
金绳:象征佛法的神圣。
玉柄:象征智慧的工具或教诲。
喻筏:比喻佛法像渡船,引导人们过河到彼岸。
传灯:佛教中传递智慧的象征。
弥天:遍布天空,形容广大。
初地:佛教中的初等修行境界。
心行不二:内心与行动一致,指修行者的纯净心态。
有无双惑:对有无的两种疑惑。
真俗:真谛与世俗。
摘叶:象征性动作,表示对世俗的舍弃。
投花:象征性行为,表达对佛法的献身。
檐铎:屋檐下的铃铛。
吟风:随风摇曳,发出声音。
定沼:静止的池塘。
禅枝:禅修者所坐的树枝。
方便力:佛法灵活运用的力量。
释尘笼:解脱尘世的束缚。

翻译

奇妙的领域在三时殿中,香气缭绕的七宝宫殿。
金色绳索划定道路,玉柄象征着空灵的智慧交谈。
比喻佛法如渡筏,其深广无边,传授的明灯永不熄灭。
佛的慈悲如同天空般广大,初地的善果得以相通。
佛法的理性和实践统一,心中行为始终如一。
消除有无的困惑,连真谛和世俗也融为一体。
摘叶的动作仿佛担心点燃绿色,投入花朵如散落红色。
远处的珠网倒映着阳光,屋檐的铃铛随风吟唱。
静谧的池水映照着清冷的月光,禅枝在暮色中显得青翠。
我愿借助佛法的方便之力,永远希望解脱尘世的束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佛教禅定之地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佛法修持的理解与追求。"妙域三时殿"和"香岩七宝宫"两句,通过对寺庙名称的描述,营造出一派祥瑞庄严的氛围,传递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金绳先界道,玉柄即谈空。喻筏知何极,传灯竟不穷"四句,通过对佛教禅定中器物的描写,如金绳、玉柄等,以及对智慧的比喻,如喻筏(比喻智慧之筏),传递了诗人对于佛法深奥与无尽的理解。这里的"空"字,可能暗指禅宗中常说的"空"概念,即万物皆为空,一切有为法,皆是虚幻不实。

"弥天高义远,初地胜因通"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义理之高深和修行之重要性的赞美。"理诣归一处,心行不二中"则是说到内心的清净与专注,不被外界干扰。

"有无双惑遣,真俗两缘同"这句表达了对世间真假、有无等概念的超脱,以及对一切众生平等关怀的态度。接着"摘叶疑焚翠,投花若散红"则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轻松自在,不执着于物质世界的禅意。

"网珠遥映日,檐铎近吟风"两句,以珠网和屋檐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佛法智慧照耀心灵、随处可得的境界。最后"定沼寒光素,禅枝暝色葱"则是通过对静谧环境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禅修氛围。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通过对佛教禅定生活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佛法义理的理解与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领悟和个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