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宋 · 苏轼
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
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注释
天师:指代有道术的高人。化去:消失不见。
玉印:象征权力或重要的传家宝。
共珍:共同珍视。
故国:故乡,祖辈生活的地方。
子孙:后代子孙。
尚:仍然。
死:苦难或困苦。
岂能:怎能,表示怀疑或否定。
神:神灵,超自然的力量。
翻译
那位神仙般的天师已经离去,他的玉印流传世间被人们视为珍宝。故乡的后代如今还在遭受苦难,满山的秋叶怎能庇佑他们成为神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作品。苏轼在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古人特别是道教宗师张道陵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思。
"天师化去知何在,玉印相传世共珍。" 这两句开篇即提出了一个问题,天师——这里指的是张道陵——已经仙逝,但他留下的玉印(象征着他的教义和精神)却被后人传承并珍视。这两句设置了全诗的基调,同时也表明了作者对古人的敬仰。
"故国子孙今尚死,满山秋叶岂能神。" 这两句则是转向现实,苏轼感慨于“故国子孙”依旧沉迷于世俗纷争,而不去追求超脱和精神的提升。最后一句“满山秋叶岂能神”,则是在问道,即便是这片被认为有仙气的安乐山上的树叶,是否也能指引人们达到心灵的净化呢?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邃,充分体现了苏轼的哲学思想和文学才华。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与超脱、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