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庐山中有佳士,读书结屋青云松
出处:《为九江方七高赋》
元 · 萨都剌
匡庐山中有佳士,读书结屋青云松。
碧窗夜影紫翠动,落日照见香炉峰。
窥灯夜壁山鬼过,采兰东径仙人逢。
危檐堕雪听风竹,古寺隔岭闻烟钟。
每思幽绝动归兴,岁晚落叶迷行踪。
扁舟何日过湖口,分我半壁青芙蓉。
碧窗夜影紫翠动,落日照见香炉峰。
窥灯夜壁山鬼过,采兰东径仙人逢。
危檐堕雪听风竹,古寺隔岭闻烟钟。
每思幽绝动归兴,岁晚落叶迷行踪。
扁舟何日过湖口,分我半壁青芙蓉。
鉴赏
这首元代萨都剌的《为九江方七高赋》描绘了一幅庐山隐士读书生活的宁静而神秘的画面。诗人赞美了匡庐山中的高士,他选择在青松掩映的屋宇中潜心研读,夜晚时分,碧窗透出的灯光映照着紫翠山色,香炉峰在落日余晖下显得格外峻秀。夜晚,山鬼悄然经过读书的窗口,东径上则有仙人偶然相遇,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诗人通过“危檐堕雪”和“古寺烟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深远的意境,让人感受到山居生活的孤寂与超然。他表达了对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每当想到这幽深之处,便勾起了归隐之心,然而岁晚落叶,行踪难觅,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最后,诗人以想象中的扁舟湖口和半壁青芙蓉作结,寄托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渴望,也表达了对友人方七高的深深祝愿。整首诗语言简洁,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