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充漫说千秋祀,午夜清魂到海东
出处:《诰赠中宪大夫常公殉节诗》
清 · 马维驭
国士慨然报国忠,风高昔岭泣英雄。
绩传理饷邀荣擢,勇奋捐生契圣衷。
日落花溪祠宇黯,云移木果塞烟空。
西充漫说千秋祀,午夜清魂到海东。
绩传理饷邀荣擢,勇奋捐生契圣衷。
日落花溪祠宇黯,云移木果塞烟空。
西充漫说千秋祀,午夜清魂到海东。
鉴赏
此诗《诰赠中宪大夫常公殉节诗(其二)》由清代诗人马维驭所作,通过对常公英勇事迹的追忆与赞颂,展现了其对国家的忠诚与献身精神。
首联“国士慨然报国忠,风高昔岭泣英雄”,开篇即以“国士”之称,表达了对常公高尚人格和忠诚精神的高度赞扬。在风高气爽的昔日山岭上,常公的英勇事迹令人动容,仿佛能听到英雄的哭泣声,营造出一种悲壮而崇高的氛围。
颔联“绩传理饷邀荣擢,勇奋捐生契圣衷”,进一步描绘了常公的功绩与牺牲精神。他不仅在政务上表现出色,赢得了荣升的机会,更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英勇献身,与圣心相契,体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与无私奉献。
颈联“日落花溪祠宇黯,云移木果塞烟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渲染了一种哀伤而肃穆的气氛。夕阳西下,花溪边的祠宇显得格外黯淡,云彩飘移,木果塞上的烟雾渐渐消散,这些意象都象征着常公的离世,以及后人对其英灵的怀念与敬仰。
尾联“西充漫说千秋祀,午夜清魂到海东”,则表达了对常公英灵的无限追思。即便是在遥远的西充,人们或许会谈论千年的祭祀,但在午夜时分,常公的清魂却能跨越时空,来到海东,与家人团聚,寄托了人们对英雄不朽精神的永恒怀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深情地刻画了常公的英勇事迹与高尚情操,表达了对英雄的崇高敬意和无尽哀思,同时也传递了对国家忠诚与牺牲精神的深刻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