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贻父母羞,中心石皓皓
父兮生不见,母兮丧何早。
茕茕失所依,鞠育赖祖考。
涕泣授《诗》《书》,嘻笑索梨枣。
弱冠未成人,吾祖复终老。
因顿里闬间,奔走长安道。
薄宦逾中年,牧民谢机巧。
恐贻父母羞,中心石皓皓。
所伤茕独身,反哺愧禽鸟。
虽有牲牢祭,何如菽水好。
虽有锡命荣,拱木已枯槁。
茫茫夜台灵,漠漠故垄草。
哀哉罔极恩,长号呼彼昊。
鉴赏
这首诗名为《鲜民悲罔极也》,是清代诗人钱之青所作。诗中以“鲜民”自比,表达了对父母早逝、家庭破碎的深切哀痛和对未能尽孝的深深自责。
首句“鲜民不如死,我生遭不造”,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自己比作“鲜民”,感叹自己出生时遭遇不幸,如同“鲜民”一般,生命中充满了痛苦与悲哀。接着,“父兮生不见,母兮丧何早”两句,直接点明了父母早逝的事实,表达了对父母离世的无法接受和深深的怀念。
“茕茕失所依,鞠育赖祖考”描绘了失去父母后的孤独无助,只能依靠祖辈的照顾。接下来,“涕泣授《诗》《书》,嘻笑索梨枣”两句,通过描述幼年时在祖辈的教导下学习《诗》《书》,以及在嬉笑中寻找梨枣的场景,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片段,同时也蕴含着对失去父母后生活变化的感慨。
“弱冠未成人,吾祖复终老”则讲述了自己尚未成熟,祖辈又相继离世,进一步加重了内心的悲痛。随后,“因顿里闬间,奔走长安道”两句,描绘了自己在家乡的困顿与在长安的奔波,反映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薄宦逾中年,牧民谢机巧”表达了自己官场生涯的平淡与对机巧的不屑,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反思。“恐贻父母羞,中心石皓皓”则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尽孝的深深自责,以及内心的坚定与执着。
最后,“所伤茕独身,反哺愧禽鸟”表达了对孤独生活的哀叹,以及对禽鸟反哺行为的羡慕,进一步加深了对未能尽孝的遗憾。“虽有牲牢祭,何如菽水好”、“虽有锡命荣,拱木已枯槁”则通过对比祭祀的仪式与日常的关怀,强调了亲情的真谛在于日常的陪伴与关爱。“茫茫夜台灵,漠漠故垄草”描绘了父母安息之地的景象,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哀哉罔极恩,长号呼彼昊”则是对父母无尽的感激与哀悼,表达了对父母深沉的爱与怀念。
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质朴,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深刻表达了对父母早逝的哀痛、对未能尽孝的自责以及对亲情的珍视,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