郢人比屋庆循良,忽捧丝纶雨露香
出处:《闻季叔被召小诗为迓》
宋 · 李洪
郢人比屋庆循良,忽捧丝纶雨露香。
骑竹方迎使君马,赐环已趣舍人装。
好刊棠杕追嘉颂,应有阳春播乐章。
归侍玉皇香案侧,愿将五色补垂裳。
骑竹方迎使君马,赐环已趣舍人装。
好刊棠杕追嘉颂,应有阳春播乐章。
归侍玉皇香案侧,愿将五色补垂裳。
注释
郢人:指郢都的百姓。循良:品行良好、政绩显著的官员。
丝纶:古代帝王的诏书。
雨露香:比喻恩泽如雨露般清新。
骑竹:儿童手持竹竿。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赐环:古代帝王赏赐给臣下的贵重物品,象征荣誉。
舍人:古代官职名,此处指被赏赐者。
棠杕:古代一种树木,常用于颂扬贤者。
嘉颂:美好的赞誉。
阳春:比喻美好的诗文或乐曲。
播乐章:传播欢乐的乐章。
归侍:回归侍奉。
玉皇:道教中对天帝的称呼。
香案:供奉香火的桌子。
五色:五彩斑斓,象征尊贵。
垂裳:古代帝王的服饰,此处指提升地位。
翻译
郢地的人家都为循良的官员欢庆,忽然接到皇帝的诏书感到无比荣幸。孩子们手持竹竿迎接使者,忙着准备接受官服,因为有赐环的荣耀降临。
他们期待刻下赞美诗篇,如同春天播撒音乐,充满喜悦。
回到天庭侍奉在玉帝的香案旁,希望能用五彩斑斓的服饰来增添光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庆贺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友人被朝廷召见并受封赏的喜悦。
"郢人比屋庆循良,忽捧丝纶雨露香。"
这里以郢人的房屋装饰比喻友人之家在庆祝良好的消息,"丝纶"指的是丝制的礼物,而"雨露香"则是形容这些礼物如同甘霖般的恩惠,充满了诗人对朋友好运的祝福。
"骑竹方迎使君马,赐环已趣舍人装。"
这两句写的是友人被召见后所获得的荣誉,"骑竹方"是古代皇帝赐给臣子的特殊交通工具,而"使君马"则强调了朝廷对其的礼遇;"赐环"指的是皇帝赏赐的玉环,这里代表着朋友得到了皇上的宠信。
"好刊棠杕追嘉颂,应有阳春播乐章。"
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之情,希望能像春天播种一样,将这份喜悦和荣耀传遍四方。
"归侍玉皇香案侧,愿将五色补垂裳。"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渴望回到朝廷中服侍君主的愿望,而"愿将五色补垂裳"则是在说希望能够以最好的状态呈现自己的才能和忠诚。
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心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朋友荣获封赏的喜悦以及自己对朝廷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