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夫论新法,仁言深可味
出处:《题什公传是楼著书图》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穷儒志名山,策士竞囊智。
大云复何心,舒卷非异致。
遘遇有至难,忘身任宏济。
尧夫论新法,仁言深可味。
愿力空铁围,梦中行佛事。
接人熙怡颜,注海大悲泪。
行有不求谅,言有不尽意。
此心无所生,生心唯一是。
大云复何心,舒卷非异致。
遘遇有至难,忘身任宏济。
尧夫论新法,仁言深可味。
愿力空铁围,梦中行佛事。
接人熙怡颜,注海大悲泪。
行有不求谅,言有不尽意。
此心无所生,生心唯一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文人志士的高尚情操与精神追求。首句“穷儒志名山,策士竞囊智”点明了诗的主题,即那些在困境中仍怀揣远大理想和抱负的知识分子,以及那些在策略上力求智谋的谋士们,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接下来,“大云复何心,舒卷非异致”两句以自然界的云比喻人事的变化无常,暗示了人生的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
“遘遇有至难,忘身任宏济”表达了即使遭遇极大的困难,也要忘却自我,致力于拯救大众的崇高精神。接着,“尧夫论新法,仁言深可味”提到古代哲学家对社会改革的深刻见解,强调了道德和智慧在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
“愿力空铁围,梦中行佛事”则展现了诗人对于佛法的信仰和实践,认为通过内心的修行可以超越世俗的束缚,实现心灵的解脱。接下来,“接人熙怡颜,注海大悲泪”描绘了诗人对待他人时的和蔼可亲与面对苦难时的深切同情,体现了其宽广的胸怀和悲天悯人的精神。
最后,“行有不求谅,言有不尽意”表明诗人行事不求他人的理解,言语也往往难以完全表达其深意,突出了其独立思考和深邃内省的特质。“此心无所生,生心唯一是”则总结了诗人的心境,认为真正的内心世界是纯净无染的,唯一的真理就是内心的真诚与善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志士精神世界的描绘,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深邃的思想以及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同时也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理想、道德和真理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