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旄黄钺分行立,一点猩红似幼君
出处:《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
宋末元初 · 汪元量
谢了天恩出内门,驾前喝道上将军。
白旄黄钺分行立,一点猩红似幼君。
白旄黄钺分行立,一点猩红似幼君。
注释
天恩:皇上的恩赐。内门:宫门。
驾前:皇帝出行时。
喝道:大声指挥开路。
上将军:地位较高的将军。
白旄:白色的旄节,古代的一种军旗。
黄钺:黄色的斧钺,象征权力和武将的仪仗。
分行立:排列成行站立。
猩红:深红色,此处可能指代旗帜上的装饰。
幼君:年轻的君主,可能指皇子或公主。
翻译
感谢皇上的恩典走出宫门在皇帝出行的队伍中,将军高声呼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出行的壮观场景。"谢了天恩出内门"表明将军在获得上天护佑后,隆重地离开了内宫之门。"驾前喝道上将军"则形象地展示了他在马前高声命令,将帅威严的样子。
"白旄黄钺分行立"一句,通过对白色旗纛(旄)和黄色兵器(钺)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军队整齐划一、威武壮观的画面。这些细节不仅展示了将军的权威,也反映出军队的严密组织和强大的战斗力。
"一点猩红似幼君"这句诗则用鲜明而富有象征意义的一抹猩红,形容着朝阳初升时那绚烂的景致,这里的“幼君”可能是指年轻貌美如孩童般的太阳。猩红色在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之美,也隐喻了将军勇猛而又温暖如太阳般的人格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视觉和听觉细节的精细描写,展现了一个强有力的将领出征时的英姿飒爽,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神圣与自然之美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