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坐堂上,文书常满前
出处:《清晨坐堂上》
宋 · 晁公溯
清晨坐堂上,文书常满前。
皆自公府来,徵发何纷然。
不闻问养民,但闻横索钱。
按籍为之课,独求最多年。
孰知人困穷,岂有力贸迁。
商不愿出途,农不愿授田。
居者转沟壑,行者死道边。
此罪在郡县,恩泽壅不宣。
公府不我责,所贵为货泉。
长使货泉在,吏曹同晏然。
皆自公府来,徵发何纷然。
不闻问养民,但闻横索钱。
按籍为之课,独求最多年。
孰知人困穷,岂有力贸迁。
商不愿出途,农不愿授田。
居者转沟壑,行者死道边。
此罪在郡县,恩泽壅不宣。
公府不我责,所贵为货泉。
长使货泉在,吏曹同晏然。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官吏在公堂忙碌的场景,文书堆积,主要来自上级公府的征发命令。然而,诗人揭示出这些命令并非关注民生,而是频繁地索取钱财,通过户籍进行征税,特别苛求多收。他批评官员们不顾百姓困苦,商人不愿出门交易,农民也不愿出让田地,导致居民流离失所,行人死于路边。诗人认为这种现象的责任在于郡县,因为恩惠未能得到有效的传达。尽管公府不直接问责,但官员们的贪婪被视为问题核心,他们只关心敛财,导致整个官僚系统安然无事。整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弊病和对公正施政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