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犹有隙,石室抑何愚
出处:《桓山》
明 · 王弘诲
司马人何在,眠牛迹已徂。
南山犹有隙,石室抑何愚。
深洞疑藏鹿,荒碑自止乌。
凄凉千古意,吟眺数踌蹰。
南山犹有隙,石室抑何愚。
深洞疑藏鹿,荒碑自止乌。
凄凉千古意,吟眺数踌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桓山的荒凉与历史的沧桑感。首联“司马人何在,眠牛迹已徂”以问句形式开篇,引出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着,“南山犹有隙,石室抑何愚”两句,通过对比南山的空隙和石室的荒废,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现今衰败的对比思考。中间部分“深洞疑藏鹿,荒碑自止乌”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鹿与乌的出现,似乎在提醒着这片土地曾经的生机与繁华。最后,“凄凉千古意,吟眺数踌蹰”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桓山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感叹,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内心的沉思与徘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桓山的自然风貌与历史痕迹,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往与现实、繁华与衰败之间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