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身被丹青误,但嫁巫山百姓家
出处:《明妃词六首》
明 · 黄仲昭
风起遥天满面沙,举头何处望中华。
早知身被丹青误,但嫁巫山百姓家。
早知身被丹青误,但嫁巫山百姓家。
鉴赏
这首诗《明妃词六首(其二)》由明代诗人黄仲昭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背景的融合,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共鸣。
首句“风起遥天满面沙”以自然景象开篇,风起云涌,天际广阔,满面飞沙,营造出一种苍茫辽远的意境,暗示了主人公身处异域的孤独与无奈。这里的“风起遥天”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隐喻了命运的不可预测和漂泊不定。
“举头何处望中华”一句,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祖国的无限眷恋。在异国他乡,面对茫茫天地,心中却只有对故土的向往,这种情感的强烈对比,凸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的忠诚。
接下来,“早知身被丹青误”一句,诗人反思自己是否因被描绘入画而错失了回归故土的机会,或是因艺术的传播而远离了家乡。这一句充满了对命运的感慨和对艺术影响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艺术价值之间复杂关系的洞察。
最后一句“但嫁巫山百姓家”,诗人想象自己如果能回到故乡,宁愿嫁作普通百姓的妻子,过着平凡的生活,只要能回到熟悉的土地上。这不仅是对自由和平凡生活的向往,更是对故乡深厚情感的真实流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和家乡的深情厚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国家的忠诚,以及对命运与艺术之间复杂关系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