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窗剩欲挑灯语,日倚柴门望汝归
出处:《新凉示子遹时子遹将有临安之行》
宋 · 陆游
竹簟纱幮事已非,秋清初换熟缣衣。
鹊惊山月栖还起,萤避溪风堕又飞。
老眼渐昏书懒读,壮心虽在事多违。
夜窗剩欲挑灯语,日倚柴门望汝归。
鹊惊山月栖还起,萤避溪风堕又飞。
老眼渐昏书懒读,壮心虽在事多违。
夜窗剩欲挑灯语,日倚柴门望汝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竹簟:竹制的凉席。纱幮:纱做的帷幔或帘子。
熟缣衣:质地较厚的丝绸衣服。
山月:山中的月亮。
萤避溪风:萤火虫避开溪边的风。
老眼渐昏:视力逐渐衰退。
壮心:壮志或雄心。
柴门:简陋的木门。
翻译
竹席纱帐的往事已经不再,秋天的清凉初来,我换上了新的细薄丝绸衣服。喜鹊被山月惊动,栖息后又飞起,萤火虫避开溪边的风,落下后又再次飞舞。
年迈的眼睛越来越模糊,读书的兴趣也减退了,尽管壮志犹在,但很多事情却与初衷相违背。
夜晚,我独自坐在窗前,想要点燃灯火倾诉,白天则倚着柴门,期盼你的归来。
鉴赏
这首宋诗是陆游以"新凉示子遹"为题,表达了他对即将远行的儿子子遹的关切与期待。首句"竹簟纱幮事已非"描绘了季节更替,暗示时光流转,昔日陪伴儿子的生活场景已经改变。"秋清初换熟缣衣"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清凉,暗示换季衣物,体现了对儿子起居的关心。
接下来的两句"鹊惊山月栖还起,萤避溪风堕又飞"通过自然景象,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离家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担忧。鹊被月光惊动,时而栖息时而飞起,如同子遹的行踪不定;萤火虫避开溪风,忽明忽暗,象征着旅途中的起伏不定。
"老眼渐昏书懒读,壮心虽在事多违"感慨岁月不饶人,自己视力减退,无法再像过去那样陪伴读书,但内心仍怀壮志,却常有事与愿违之感。这既是对自身年华老去的感叹,也是对儿子未来仕途的忧虑。
最后两句"夜窗剩欲挑灯语,日倚柴门望汝归"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夜晚独自对着窗户,想要挑灯与儿子交谈,白天则倚靠柴门,期盼儿子早日归来。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父爱的深沉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