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一榻本无尘,转物庵中老病身
出处:《新年杂兴十首 其七》
宋 · 李光
萧然一榻本无尘,转物庵中老病身。
江上桃花空记面,不如啼鸟解留春。
江上桃花空记面,不如啼鸟解留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病之人在转物庵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自然界的感慨。首句“萧然一榻本无尘”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环境的清幽与心境的淡泊,一榻之小,却能远离尘嚣,体现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接着,“转物庵中老病身”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处境,他身处转物庵内,年岁已高,身体多病,这样的设定为后续的情感抒发奠定了基调。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江上桃花空记面”,桃花盛开,江水悠悠,然而这些美好的景致似乎只是过眼云烟,无法留住时光的流逝,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最后一句“不如啼鸟解留春”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啼鸟能够留下春天的痕迹,让春天的美丽得以延续,而人却无法做到这一点。这不仅是一种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更蕴含着对人生价值的深思:在有限的生命中,如何留下有意义的痕迹,如何让自己的存在更有价值,这是诗人留给读者的深刻启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和病痛时的内心世界,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