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使一流闻见里,故知厌倦有时焉
出处:《论语绝句 其二十八》
宋 · 张九成
不因闻见得心传,此理于吾甚晓然。
若使一流闻见里,故知厌倦有时焉。
若使一流闻见里,故知厌倦有时焉。
注释
闻见:通过听闻或亲眼所见。心传:内心深处的理解和传承。
晓然:明白清晰。
一流:一流的见解或体验。
闻见里:在听闻和看见的经历中。
厌倦有时:有时会产生厌倦感。
翻译
不是因为听说就能领悟到的这个道理对我来说非常清楚
鉴赏
此诗乃宋代文学家张九成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论语》深刻理解与内化。开篇即提出一个哲理,即真知不能仅凭耳闻目见而传递,须心领神会。这一观点表明作者认为真理的认知需要个人的内在感悟和深入思考。
"不因闻见得心传" 这句话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获取,不应只停留在表层的听觉和视觉体验,而应当达到内心的理解与领悟。"此理于吾甚晓然" 表示诗人对这一哲学道理有着深刻的认识,且信念坚定。
接下来的两句"若使一流闻见里,故知厌倦有时焉" 则进一步阐述了即便是在知识与智慧的传承中,即使是最精华的部分,也会有人在长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后产生厌倦的情绪。这里所谓的"一流闻见里",指的是最高层次的道德教诲或文化精髓,而"故知厌倦有时焉" 则是说即便是在接触这些高级知识和智慧时,也难免会产生疲劳和厌倦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论语》的理解,反映了作者对于学习、思考与实践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同时也透露出对于人性的复杂性的一种洞察。张九成在此作中表达了一种超越单纯知识传承,对于内心修养和真理探求的重视态度,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修己安人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