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丘不见羽人来,留与儒仙日清赏
六幕光涵九曜山,皓皓通明夜疑曙。
三城日出升朱霞,柏台萧椮闻乳鸦。
爱莲亭前宿露起,锦浪璚枝明雪花。
鹭飞飘忽丛霄上,雾滃青衿笑相向。
仓桹回应徵鼓声,表率门开见函丈。
抠趋谛听得心传,玄文妙义臻苍天。
春风沂水今在粤,说铃书肆胡为然。
老来却忆曾羁贯,崇正芝楣构南涧。
白莲池曲断仙湖,濂溪巍祠接河汉。
当年著书揭以图,芸芸万有生于无。
经纶宇宙只方寸,康成颖达皆皮肤。
巍祠迁向粤山麓,光霁犹凝满庭绿。
载道于今步后尘,时释生刍仰如玉。
洲前萍畔鹿呦呦,扬舲鼓楫行中流。
蛟龙会须雨下土,鹰鹗岂独淩清秋。
炼药刘郎竟何往,执梃去作降王长。
丹丘不见羽人来,留与儒仙日清赏。
儒仙杰出武山东,文江流水光如虹。
煌煌相业看接武,药洲草木生华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药洲的自然美景与传经的学术氛围,展现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深邃的哲理思考。首句“杨子传经向何处”,引出传经的主题,随后通过“药洲烟水连云树”、“六幕光涵九曜山”等描绘,展现出药洲的壮丽景色。接着,“三城日出升朱霞”、“鹭飞飘忽丛霄上”等诗句,细腻地刻画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爱莲亭前宿露起,锦浪璚枝明雪花”两句,借莲花、锦浪、琼枝、雪花等意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清雅,也暗含了高洁的人格追求。“仓桹回应徵鼓声,表率门开见函丈”则体现了学术交流的热烈与深入,以及对知识的敬畏之心。
“抠趋谛听得心传,玄文妙义臻苍天”表达了对知识传授的虔诚与对真理的向往。“春风沂水今在粤,说铃书肆胡为然”则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反思学术传承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老来却忆曾羁贯,崇正芝楣构南涧”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理想家园的向往。“白莲池曲断仙湖,濂溪巍祠接河汉”进一步深化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先贤精神的敬仰。
“当年著书揭以图,芸芸万有生于无”揭示了知识创造的源泉与价值,强调了从无到有的创造性思维。“经纶宇宙只方寸,康成颖达皆皮肤”则体现了对知识结构与个人智慧的深刻理解。
“巍祠迁向粤山麓,光霁犹凝满庭绿”描绘了学术殿堂的变迁与永恒之美。“载道于今步后尘,时释生刍仰如玉”表达了对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以及对知识的尊崇与追求。
最后,“洲前萍畔鹿呦呦,扬舲鼓楫行中流”、“蛟龙会须雨下土,鹰鹗岂独淩清秋”等诗句,通过动物与自然景象的描绘,寓意深远,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隐喻了学术探索与人生追求的广阔天地。
整首诗以药洲为背景,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精神,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真理的不懈追求,同时也蕴含着对历史、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