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台在何许,秋草暮云间
出处:《武担西台和师文作》
宋 · 孙应时
西台在何许,秋草暮云间。
十亩有馀竹,一窗无数山。
望远足离思,忧时多苦颜。
相看终惜醉,更挈酒瓶还。
十亩有馀竹,一窗无数山。
望远足离思,忧时多苦颜。
相看终惜醉,更挈酒瓶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西台:古代官署名,这里指代某处地方。秋草:秋季的草,象征凄凉或寂寥。
暮云:傍晚的云彩,增添哀愁氛围。
十亩:形容面积较大,竹林茂盛。
竹:象征高洁,也暗示清静。
一窗:透过窗户看到。
无数山:形容山峦连绵,视野开阔。
望远:远眺。
离思:离别之思。
忧时:忧虑时局。
苦颜:愁苦的表情。
相看:彼此对视。
惜醉:珍惜醉意,借酒消愁。
更:再,又。
挈:携带。
翻译
西台在哪里呢,它坐落在秋草和暮云之间。这片竹林有十多亩,窗外的山峦连绵不断。
眺望远方引发深深的思念,忧虑时事让我面容愁苦。
相互对视,心中满是珍惜,只愿借酒浇愁,再持酒瓶归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生活状态。开篇“西台在何许,秋草暮云间”两句,设定了诗人所处之地,是一处远离尘嚣的西台,那里有着落叶纷飞的秋草和悠悠的暮色与浮动的云间相伴。
接着,“十亩有馀竹,一窗无数山”两句,具体描绘了诗人居所的景象。十亩之地种满了竹子,只需一扇窗便能望见层叠的山峦,这些自然景观构成了诗人隐逸生活的背景。
“望远足离思,忧时多苦颜”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情感。面对远处的风景,心中充满了离别之思,而对于当下的时代和社会状况,诗人也感到忧虑与痛苦,这些情绪都刻画在他脸上。
最后,“相看终惜醉,更挈酒瓶还”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之间相聚时光的珍视,以及希望借助饮酒来暂时忘却烦恼。诗中多次使用“无”字,如“无数山”,表明诗人对于自然景物的观感,是一种超越数量、形态的体验,表现出一种深远和空旷之美。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内心世界的真实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宁静致远、超然物外的情怀。